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哑评学汉字-败北是走北面会败吗?

(2025-11-11 12:47:29)
标签:

文化

识字

教育

分类: 读书认字

败北是走北面会败吗?

一、词语的起源

“北”字本义:“北”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它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北”字为两个人一个向左、另一个向右背向而坐之形,生动形象地指明该字的意思是“背对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中亦说:“北,背也,二人向背。”

军事场景引申: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向后逃跑的一方总是以背对敌的,所以“北”这个词后来就逐渐增加了“失败”这一义项。如在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的《军事》中就有“佯北勿从”,在这里,“北”即是“败”或“败逃”,这句话的意思为“敌人假装败逃,不要盲目追赶” 。此外,唐李邕《陇关游奕使任令则碑》中亦有句云:“胡虏久摧,战辄北。”

故事起源说法:也有说法认为《史记》中有一则故事,秦朝将领白起攻打赵国,一度取得很大胜利,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派使者请和,白起不肯放过,赵武灵王决定继续作战,最终秦军大败赵国,从此以后,人们用败北来形容完全战败的情况。其实当时项羽是在向南方突围,并未面北啊!还有观点称《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在与刘邦的战争中败北最终自杀身亡的故事,成为了“败北”这个成语的起源。

二、词语的演变

秦汉成为常用双音节词:秦汉以后,“败北”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双音节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意义范围的拓展:再后来,“败北”不仅指军事失败,而且引申为办各种事情的失利。

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在现代汉语中,“败北”还被用来泛指在各种竞争、竞赛(如体育比赛、竞标、竞选等)中失败。如“张本智和又输了!男双决赛1 - 3败北,韩国组合勇夺印度赛第二冠” ,这里就是用于体育比赛场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