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量子隧穿效应

(2025-10-16 17:57:14)
标签:

科技

文化

教育

分类: 科技

量子隧穿效应

量子隧穿效应是微观粒子特有的量子现象,指粒子即使能量低于障碍物的能量壁垒,也能以一定概率 “穿越” 障碍物,而非被完全阻挡。

1. 核心原理:突破经典物理的限制

在经典物理中,若粒子能量小于障碍物的能量壁垒,粒子会被 100% 反射,无法越过障碍。但量子力学中,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位置和动量无法同时精确确定,这使得隧穿效应成为可能。

粒子的波函数会部分渗透到障碍物内部,即使在障碍物另一侧,波函数也不为零。

波函数的这种 “渗透” 意味着粒子存在一定概率出现在障碍物另一侧,即完成隧穿。

2. 关键影响因素:决定隧穿概率的大小

粒子的隧穿概率并非固定,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且均呈指数级关联:

粒子质量:质量越小,隧穿概率越高。例如电子的隧穿概率远高于质子,这也是电子隧穿更易被观测到的原因。

能量壁垒:壁垒的高度越低、宽度越窄,隧穿概率越高。若壁垒过宽或过高,隧穿概率会迅速降至几乎为零。

粒子能量与壁垒的差值:粒子能量越接近壁垒高度,隧穿概率越高;若粒子能量远低于壁垒,隧穿概率会大幅下降。

3. 实际应用:从理论到技术落地

量子隧穿效应并非仅存在于理论中,目前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实用化:

半导体领域:隧道二极管利用电子隧穿效应,实现高速开关和放大功能,广泛应用于高频电路。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通过探测针尖与样品表面间的电子隧穿电流,实现原子级别的表面成像,是纳米科学研究的核心工具。

核能领域: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依赖氢原子核(质子)隧穿库仑斥力壁垒,从而发生聚变释放能量,这也是恒星发光发热的根本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