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哑评学汉字-嬲字不一定很痞得分地区

(2025-09-21 20:04:22)
标签:

文化

识字

教育

分类: 读书认字

嬲字不一定很痞得分地区

一、基础信息

读音:普通话读音为nio;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读音为nio/niáo/nio/záo;青海方言读音为tháo;粤语读音为nau1niu5 ;湘语(长沙话)读音为nia4/nia6;闽南语读音为niào

二、词性及含义

1、普通话义项:

动词:意为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如“汝能为歌,吾辈即去,不复嬲”,这里就是搅扰的意思;“弟妹乘羊车,堂前走相嬲”,是戏弄的意思。

形容词:得意。如“这闺女穿了新衣裳,看把她嬲的”。

2、方言义项:

粤语:

nau1时,意为生气、发怒,厌恨,类似于普通话中的“恼”字。例如“我嬲死你”(我讨厌死你了) 、“我好嬲呀”(我很生气)、“你激嬲我啦”(你惹毛我了)。

niu5时,意为戏弄,玩弄(此音现较少用)。

客家话:意为玩、玩乐。例如“嬲(liau4)到暗都唔识转屋下”(玩到天黑都不知道回家) ,嬲字在部分地区的吴语中也表示玩。

内蒙古及晋北方言:意为得意,神气,通常用来夸赞年轻女性,比如“看那个女女嬲的”。

江苏地方方言:意为时髦,穿着异于平时,一般用嬉戏口吻,比如“你今天穿的嬲的”,也可用做贬义,形容人太得意;还可表示游玩,如《中国歌谣资料干革命》: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嬲花园

潮州话:意为奇怪,奇异,做事与别人不一样。例如“你过嬲”(你这个人很怪)。

广西客家话:意为生气、讨厌。

湖南方言:本字应为“入”,部分朋友因形误用,粗口;“嬲噻”有漂亮的意思。

宁波方言:“嬲和”(吴拼naghou/nawu)意为玩耍(中性词),相当于上海话的“孛相”。

东北、河北、河南方言:是粗口,是搭理、尊重、理睬的意思,一般放在否定词语环境中,如“看人家嬲你不嬲你”(理不理)。

安徽江淮方言:发去声niào,指女孩举止轻浮不稳重,随便、主动与男孩搭讪甚至动手动脚。

湖南汨罗马桥地区:

声发阳平,表示粘连的意思。比如把信封口粘好,会说“把信封嬲好”;对浆糊、胶水的调粘性质,会说“这些东西巴嬲的”或者“嬲巴的”;磁铁石被称为“嬲铁石”;鼻涕虫被称为“嬲泥婆”。

声发阴平,表示亲近、亲热、纠缠、肌肤粘贴鬓发厮磨的状态。“放嬲”,意思是同别人亲近和亲热,是主动型的;“发嬲”,是以某种神态诱导别人来与自己亲近和亲热,多少有被动的意味。

发上声,意指戏弄、逗耍、理睬、干预等等,与普通话中的“惹”字意义相近。比如“不要嬲祸”“不要嬲是非”。

发去声,意指两性行为。

三、文学文化

古代文学引用:《康熙字典》中录有嵇康《与山涛书》“足下若嬲之不置”;宋王安石《与僧道升》诗之一“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古诗“弟妹乘羊车,堂前走相嬲”;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嬲如故”。

现代文学引用:茅盾《蚀》“他不爱胡闹,又不喜嬲着女同学讲恋爱”;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描写逃荒妇女喊“嬲不得呀!嬲不得呀!”;韩少功《马桥词典》用一千多字对“嬲”字进行解释,提及“嬲祸、放嬲、发嬲”等用法。

四、嬲字的起源

“嬲”是一个会意字,从字形上看,由两个“男”和一个“女”组成。有观点认为,其起源与古代的社会生活场景相关。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当两个男人同时喜欢一个女人时,两个男人就会争相邀约这个女人,因此两男夹一女构成的“嬲”字,便有了勾引、挑逗、戏弄、纠缠的意思。

五、嬲字的演变

1、本义发展:在汉语字典中,“嬲”的实际意义最初有“调戏妇女”之意,后来演变为具有纠缠、搅扰、戏弄等意思。如“汝能为歌,吾辈即去,不复嬲”,这里的“嬲”就是纠缠、搅扰的意思;“弟妹乘羊车,堂前走相嬲”,则体现了戏弄的含义。

2、方言演变

见前述方言义项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