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评学汉字-于与於字
(2024-06-20 12:43:39)
标签:
文化识字教育 |
分类: 读书认字 |
于与於字
于:yú
1、本义:超过。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有往;去的意思。如:之子于归。2、用作介词有多重变化。(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2)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3)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4)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等等。3、后缀。(1)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2)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4、姓。
於,多作为介词,是古汉语中用的很多的虚词。“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但是由于某些字典,对“於yú”,解释为同“于”。其实,这是一种误导。
1、“于”、“於”很多情况下相通,比如,当用作介词时。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2、于和於同为姓氏,此处于与於不能通用。
3、“於”字有三种读音,即yú(于)、w(呜)、y(迂);虽然中国大陆一般把“於”略写为“于”。但是“於”字读w(呜)、y(迂)两种读音时,仍作“於”不能略写为“于”。因为读w时同“乌”。为鸟名。如: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同时,读w时作为叹词。如:表示赞美: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4、“于”在一般意向可通“於”,但也不乏其特殊的独有意思。如“于”作为姓氏和作为动词词头,如“黄鸟于飞”、“凤凰于飞”,不通“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