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2012-10-08 16:39:57)
标签:

娱乐

风水

古墓

分类: 风水

        十一长假与几位易友一同去了武冈、城步、新宁等地,沿途自然是少不了到当地探寻旧宅、古墓,以期从中观摩学习先贤作品。 104在城步毛坪镇有幸见到了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之墓。经查杨正修,苗族,系五代时的少数民族首领杨再思(史上另有同名的唐朝武后年间的宰相杨再思)第三子。唐文宗时杨再思父亲杨居本及其弟弟杨居庆、杨居忠,随杨再思祖父杨临牒,由淮南扬州丞,迁叙州(治所在今洪江市黔城,也有说为芷江东南唐纠山)长史。后江陵节度使举杨再思为叙州知州,领五溪峒地。杨再思赴任后,在五溪地区建立峒制,管辖十五峒,亦称五溪长史。后梁太祖开平元年,朱晃废昭宣帝,自称皇帝。杨再思发誓不奉梁,亦不附楚,仍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号,众奉为诚州刺史,威名日盛,被称为令公。杨再思坚持奉唐正朔,改叙州为诚州,诚心固守,自封“诚州牧”。使用唐哀帝“天佑”年号,村寨使用唐规、唐款。唐末帝李从珂表彰杨再思丰功伟绩,授银青光禄大夫、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晋天福九年(944),杨再思年迈,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三子杨正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政修款附赵宋王朝。第二年,杨政修经魁进士,敕差韶州都统,并授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杨政修殁。葬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土桥农场狗崽石,为城步杨姓苗族始祖。杨政修后裔繁衍于湘西南、桂西北、黔东南一带,全国闻名的许多苗族将领,史称“杨氏世勋”。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与杨正修同葬一山的还有其长子杨通昭,为宋太子师,监察御史,知辰州事。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还有杨通昭子杨光斌也葬于该山,为宋银青荣禄大夫。

上述古墓至今保存完整。已列为城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宋光禄大夫杨正修及其子荣禄大夫杨通昭墓

该墓为内辛山乙向,外为戌山辰向。为一天然石穴,青龙高耸,墓右前方竖立有一天然石碑,高两米多,宽约一米五左右。于是在左前方人工立一华表相配。前有案山浑圆,其左右各有一尖形山稍高于案山,二山为右高左低。远处外明堂十分开阔,为一数千亩之大田垅,其外群山环抱,形成十分严密之堂局。因天雨未能拍摄清楚远照实为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