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和茅台无法代表中国的未来
(2018-01-23 10:50:09)
只要对A股市场略微了解一点的人,就不会不知道2017年的两大明星,一个是茅台,一个是万科。前者身在贵州,但是市值已经抵得上贵州的全省GDP。后者在深圳,让当年的野蛮人宝能大赚700亿。买了他们的股票的人,丝毫感觉不到资本市场的寒冷,绝对是身处令人炫目的幸福之中。
但是,这两个公司是中国的未来吗?首先声明,我毫无诋毁两家令人尊敬的企业之意。茅台酒我也喜欢,其工艺之精湛,口感之香醇,确实在国内无出其右者。万科,作为公司治理的绝对标兵,其规范程度当属世界一流,如果A股的公司能够达到其一半的治理水平,国内资本市场绝对不是现在这个窝里横的水平,应该也迈入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第一集团。
好公司未必能代表真正的未来。我们在A股,见识过了太多的谎言。如果能够知道以下几个公司的故事,那当属老股民无疑,下面是名单:亿安科技、科利华、中科创业、托普软件、风华高科、上海梅林、海虹控股、银广厦、蓝田股份、郑百文等等。。。这么一回忆,竟然还有几个不死鸟,现在还活着。我不怀疑茅台和万科是好公司。偶尔想一下当年那些被欺骗的故事,不禁感慨万千。
但是,酿酒和盖房子无法创造未来,这个观点我觉得不需要再争论吧。酿出世界上最好的酒,盖出世界上最好的房子,又能如何?
可惜的是,互联网行业的代表公司都已经在海外上市,无论BAT这样的巨头,还是老的门户网站,京东、猎豹这样的后起之秀,都不在国内。当暴风、乐视上市的时候,我只能感叹,一流的企业都跑海外了,二流的企业都在国内上了。
技术创新类公司,目前还算是比较有亮点。科大讯飞、机器人、海康威视、恒瑞制药、康得新这样的企业目前享受到了市场溢价,但是市值还没有到达顶峰。美国的亚马逊这样的现象,A股还没有形成气候。
技术创新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唯有让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享受高溢价,给更多的资本运作空间,才能够让A股市场更成熟,更具吸引力。2018年,在经历过白酒、银行、地产的蓝筹价值重估牛市之后,更希望看到的是给优质成长企业更多的机会。
前一篇:小蓝单车留下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