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市评论 |
1、在全力争夺股改项目的同时,券商投行没有忘记自己的“主业”———融资业务。记者近日了解到,随着股改业务的全面铺开,已有券商开始为手中已过会项目的发行做前期准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定整个市场新老划断的准确时间,但中小企业板发行开闸的时间很可能会在年前,现在着手准备不算过早。
现在的传言就是新股年内发行,中小板首当其冲。但是在IPO之前,可能会首先增发新股。这些传言应该不是空穴来风,看现在股改的快速推进,应该是为了早一些发行新股做准备的。这些消息将打击资金的信心。
2、宝钢股份昨晚公告称,宝钢集团用于增持宝钢股份的20亿首批资金全面用完,但宝钢股份昨天收盘价为4.43元,低于集团承诺的4.53元,这意味着中国有史以来的最大的护盘行动第一阶段宣告失败。投资者只能等待10月下旬开始的第二阶段护盘。
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把这20亿交给一个机构,他们来运作,宝钢的股价还会下跌吗?统计了一下,就算加上8.18那根巨量,截至昨天,宝钢共成交86亿。20亿资金的纯买入,那么四分之一的成交都是宝钢在买。这么一大笔钱,打进去连个水花都没有看见。也许我是小人之心来揣度君子之腹,也许是宝钢操盘手水平不是一般的烂而是非常的烂,极端的烂,或者是宝钢在说谎!
3、中国建设银行在港上市计划进入关键时刻。据道琼斯报道,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于昨日对建行上市计划进行了审议,据悉,建行已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筹资规模扩大至65亿美元,较此前的计划多出10亿美元。这将是香港资本市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PO。
看着巨无霸一个个的漂流海外,没什么好说的。
4、路透引述知情者消息,德意志银行昨日与华夏银行(600015.SH)签订初步协议,以战略投资者身份牵头入股华夏银行约14%股份,作价约3.3亿美元,折合约每股4.5元人民币。根据惯例,中外资金融机构签订的入股协议尚须监管部门批准。
外资的积极性超乎想像。今天华夏银行的股价必然大涨。
5、上市时疯狂炒作的宝钢权证由于连续单边下跌已被市场暂时遗忘,但是由于宝钢权证现已快跌到上市之初的价格,市场人士又都盼望它快速跌穿开盘价,毕竟G宝钢正股价还不到将来的4.5元行权价,理论上宝钢权证是废纸一张。
如果看不到新闻我也快忘记了。权证,又一个笑话。
6、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证券法》修订小组负责人许健近日向记者表示,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证券法》修订草案进行三审,而按照一般法律审议惯例,三审一般会通过修订草案。
现在好像证券法也被大家遗忘了,赚钱的快感掩盖了很多问题。
现在的传言就是新股年内发行,中小板首当其冲。但是在IPO之前,可能会首先增发新股。这些传言应该不是空穴来风,看现在股改的快速推进,应该是为了早一些发行新股做准备的。这些消息将打击资金的信心。
2、宝钢股份昨晚公告称,宝钢集团用于增持宝钢股份的20亿首批资金全面用完,但宝钢股份昨天收盘价为4.43元,低于集团承诺的4.53元,这意味着中国有史以来的最大的护盘行动第一阶段宣告失败。投资者只能等待10月下旬开始的第二阶段护盘。
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把这20亿交给一个机构,他们来运作,宝钢的股价还会下跌吗?统计了一下,就算加上8.18那根巨量,截至昨天,宝钢共成交86亿。20亿资金的纯买入,那么四分之一的成交都是宝钢在买。这么一大笔钱,打进去连个水花都没有看见。也许我是小人之心来揣度君子之腹,也许是宝钢操盘手水平不是一般的烂而是非常的烂,极端的烂,或者是宝钢在说谎!
3、中国建设银行在港上市计划进入关键时刻。据道琼斯报道,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于昨日对建行上市计划进行了审议,据悉,建行已将其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筹资规模扩大至65亿美元,较此前的计划多出10亿美元。这将是香港资本市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PO。
看着巨无霸一个个的漂流海外,没什么好说的。
4、路透引述知情者消息,德意志银行昨日与华夏银行(600015.SH)签订初步协议,以战略投资者身份牵头入股华夏银行约14%股份,作价约3.3亿美元,折合约每股4.5元人民币。根据惯例,中外资金融机构签订的入股协议尚须监管部门批准。
外资的积极性超乎想像。今天华夏银行的股价必然大涨。
5、上市时疯狂炒作的宝钢权证由于连续单边下跌已被市场暂时遗忘,但是由于宝钢权证现已快跌到上市之初的价格,市场人士又都盼望它快速跌穿开盘价,毕竟G宝钢正股价还不到将来的4.5元行权价,理论上宝钢权证是废纸一张。
如果看不到新闻我也快忘记了。权证,又一个笑话。
6、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证券法》修订小组负责人许健近日向记者表示,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对《证券法》修订草案进行三审,而按照一般法律审议惯例,三审一般会通过修订草案。
现在好像证券法也被大家遗忘了,赚钱的快感掩盖了很多问题。
前一篇:9.21早盘重要信息及点评
后一篇:9.26早盘重要信息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