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互联网和计算机带来人类生理进化的前景
文/顺风
直立行走解放了人类之手去更好地运用工具,这同时也让人类丧失了猿猴的攀缘能力,改变了人类的身体;现在,互联网和计算机必然导致人类身体的多方面变化,手、足、脸、腰。。。各方面的形态都不得不重塑,具体讲又会解放人类的哪部分生理构成以令其接受新的功能任务呢?
先以脸的变化为例。沟通方式发生着巨变,传统的社交技巧不再象以前那么重要,笑容、欢呼、鞠躬、拱手、哭泣都可以通过虚拟的图标来传递,当然诸如在文辞方面仍需象过去那样表现礼节,但谁知道那些彬彬有礼的表述还会时髦多久?
这也许在提示我们,人类的脸庞这一器官会被解放,但很难想象它们被解放出来之后又会接受什么新的功能?此外有可能发生的是,手不再用于握手、敬礼,腰不再用于鞠躬,大量的肢体语言可能伴随着相应的肢体表达功能的消失而消亡。
我们还可以书写的变化为例。中国人以前用毛笔,后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这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手这一器官的传统功能和活动方式,我相信这无疑会导致某种内在习惯的进化性断裂,为与西方接轨中国人在获得新文明基因的同时也失去了些也许谁也无法弄明白的东西。比如用笔可以让人得到某种程度的空间感,毛笔尤其如此,那也许可以说,向西方文字书写技术转轨以接受另一文明系统之效率的中国人,在空间感方面付出了某种损失的代价。
现在,互联网和计算机正在让人类丢弃用笔的习惯,这同样会带来整体进化意义上的某种身体功能传统的断裂,在有所得的同时,人类必然也有所失。比如,互联网和计算机颠覆人类的书写习惯,实质上必然会颠覆人类的空间感和现实感,进而影响到整个文明的文化基因和特征。
很少有人意识到,书写既是一种表述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感知活动。当与纸、笔的关系被与键盘、鼠标、鼠标垫的关系所替代,人类手所活动的方式被大大简化,这是最大的变化,这会影响到十指第一、二节的灵活性,在大脑中对应的那部分也会受到影响。
还有一个变化也很重要,手在敲打键盘中提升了扣击的习惯,在点击鼠标左键同样如此,同时移动鼠标时保留了传统的腕和肘的部分任务,这会强化食指和中指,但总体而言拇指的功能被削弱了。
其他,在五官、四肢、脏器、大脑构成等多方面,应该讲同样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同时,Ipad、智能手机的兴起,更会让这些方面的变化趋于复杂。这些趣的思考题目,都值得更多有心人深思,其中未必就没有商业的机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