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关于微博的若干思考(一二三)
文/顺风
——微博的关系结构同样是个人化的。
——微博热门转发与热门评论之间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区别在于,前者偏重内容取向,后者偏重关系趋向,比如明星发布的微博哪怕内容极其简单也会得到粉丝追捧并在其后出现大量评论,而那些以内容引致关注的微博往往只被转发而得不到明星们的那么多评论。
——微博“悄悄关注”与“未登录浏览”之间的关系值得探索。
——建议微博推出“微博涂鸦”功能。
——建议微博根据不同行业、内容、需求领域,推出垂直客户端。
——建议微博推出不同字数限制的特定版本。
——微博可望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热点内容即时跟踪和阅读机制。
——建议微博推出用户动画头像服务,可根据用户上传的本人照片绘制动画头像。
——建议微博允许用户对自己微博内容后的重点评论予以加亮显示或者特别单独显示。
——建议微博根据用户间评论、转发、私信等行为体积显示其“微联络”次数。
——建议微博推出更多创新功能以加大对微博评论内容的价值挖掘力度。
——建议微博推出群发(@)目标用户的默认设置功能。
——建议微博推出自动回复功能。
——微博创新和竞争的关键不仅在于抓住“人”,更在于抓住“人的行为”。
——微博大大降低了社会的沟通成本。
——建议微博突出“学习型登录”设置,如“英语学习型”登录让用户先完成单词学习任务后再进入。
——微博未经同意擅自删除用户粉丝或擅自增加用户关注都是损害用户虚拟关系、侵犯用户权益、影响用户体验的行为,既损害用户的关系结构,而且在用户与关系人之间造成误解。
——用户加关注和取消关注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权益归属问题,是涉及到互联网改变个人社会资本结构和管理方式的新课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