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关于微博的若干思考(一O七)
文/顺风
——微博正在推动从“即时通讯”向“即时关系”的转变。
——微博发展的“即时关系”涵盖了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即时联系范畴。
——微博必须而且也能够发挥其全网枢纽功能,表面上看这会让微博由“轻”变“重”,但更聚合的个人化资源和服务结构只会让用户的参与和互动更轻松。
——微博必须作必要的功能和技术扩容,必须在结构和形态上对其他运用进行整合,尤其应以第三方立场、心态推动对外站、哪怕竞争对手网站的运用整合,如此微博才可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网枢纽而不仅仅是本站运用枢纽。
——微博已在事实上成为普遍性的社会化运用,在这里偏关系和偏内容型互动联系共生共荣,即不可因为偏关系而忽视媒体服务功能,也不能因为偏内容而忽视社交功能。
——强化微博的全网枢纽地位必然会导致微博变“重”,但只要新增服务结构不对原有用户页面和体验产生大的冲击,不致使原内容显示发生过度变化,就可以实现向下一代微博的“软着陆”式的必然过度。
——微博的"@"在某个方面代表了用户的“收藏”活动,或者说“大众收藏”活动。
——建议微博推出与发表原创内容相关并捆绑的、无限制的特定关注功能。
——微博“关注”不仅可以理解为某种状态,还可理解为某种与特定事物相联系的“记录”,进而据此开发出新的基础运用结构。
——“内容交易”应成为微博电子商务的一项重要构成。
——微博必须尽快完成向全网“枢纽”的转变,“枢纽”大战已经呼之欲出。
——微博“群”使用率相对较低是因为其功能与微博雷同,而真正能够给用户带来核心价值的的“群”功能却发展滞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