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风:关于微博的若干思考(八十七)

(2011-05-07 13:40:55)
标签:

微博

顺风

用户操作

第三方

按纽

it

分类: 网络IT随笔

顺风:关于微博的若干思考(八十七)

文/顺风

    ——微博用户操作“内容”时获得的重要收获是“关系”,操作“关系”时获得的重要收获则是“内容”。

    ——微博应该帮助用户在线上复制其线下熟人圈的关系网络。

    ——微博需要更高效地促进用户通过“关注”等互动行为从“陌生人”变成“熟人”。

    ——微博需要认真研究开发新的、有吸引力和能创造关系价值的“互动模式”。

    ——对新浪微博而言,不仅需要其他网站成为自身的“第三方”,更需要转变观念,让自己成为其他网站的“第三方”。

    ——建议微博开通图片上传后集中保存、集中显示于“相册”的功能,这可以促进微博的“熟人化”。

    ——建议微博在用户内容页面允许显示其自我设置的小图版的个人图片。

    ——将IM独有的运用细节引入微博可望产生特殊的效应,比如以“自动回复”回应评论或“@”,以“在线”、“离开”、“离线”等状态回应私信等。

    ——微博不应是无声的互动空间。

    ——建议微博推出延时沟通的“留言”功能,让被“留言”用户一上线优先接受留言内容。

    ——基于微博的IM可考虑运用页面中用户名的按纽打开与该用户的对话窗口。

    ——就微博而言,“高内容”、“低内容”、“强关系”、“弱关系”可形成四个不同性质的关系内容组合,即“高内容-强关系”、“高内容-弱关系”、“低内容-强关系”、“低内容-弱关系”,在用户具体服务和用户发展策略上须分别处理。

    ——微博IM的对话框应该是双栏的。

    ——微博可以“微博IM”替代私信,取消“私信”按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