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关于微博的若干思考(六十二)
文/顺风
——新浪微博聚集了巨大的关系资源,如何激活值得更大的重视和更充分的研究。
——微博需要在总体的内容与总体的注意力之间形成平衡的匹配比例关系。
——建议微博在侧重强关系内容和中关系内容的同时,适当强化对弱关系内容和无关系内容的匹配利用。
——建议微博做用户匹配前先征求小粉丝意见。
——微博的“小粉丝”主要包括关注和被关注人数都较小的用户,他们构成了微博中的长尾,如何提高这部分的活跃度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黑格尔从小就养成做摘录笔记的习惯,他在图书馆读书时总是把有价值的内容详细摘录在一张张活页纸上,按史学、地理学、心理学、哲学、美学、语言学等门类予以分类,而每类又按字母顺序排列。这是不是最早的一种微博呢?如果黑格尔获得了互联网这样强大的工具,他的一生又将为人类多作多少贡献呢?
——建议微博提供不同微博网站之间的关系搬家工具。
——微博的核心优势首先是关系管理,其次才是是内容管理。
——微博向用户提供对关注内容的选择设置功能,如将某些特定关注对象设置为“每天只看一条原创”、“每天只看五条原创”等等。
——“金庸去世”假消息的澄清过程提示了微博澄清机制的一大重点在于对假消息的“评论”。
——微博“转发”、“评论”、“收藏”、“私信”之机制、内容、周期、价值、关系、外延、模式、结构、形态、联系等等各自都值得开辟一项独立研究课题。
——微博中用户之粉丝的关注量越大,则用户被其粉丝关注的注意力分配则越小。
——建议微博提供用户对关注对象以特定关键词进行搜索后自动整理分组功能。
——建议微博推出对特定单向关注提醒或推荐转为双向关注功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