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247)
文/顺风
——如果你用100种不同的方式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那么你也许可以接近他的哲学;
——没有进步就没有文明,两者紧密融成一体,如果说文明和进步是蓬勃向上的参天巨树,则“人性”就是深潜的庞大根系;
——人类正处于一种过度追求整体的利益和荣耀的历史之中,在社会爆炸的表象之下社会性事实上已因个性的削弱而走入下坡路,但人们却并不自知所处的轮回,反为全世界的物质性疯狂而激动不已;
——以某种传播的视野,全世界原来是一个固体;
——“轮回”永生可能不是,也可能是一种物种的本性;
——当我们说“甲压迫了乙”时,也可以说“乙支撑了甲”;
——全息理论瞩目于“万物的智能”,这需要全息互联网对沉睡着的人性的激发;
——人性是全息关系的内核;
——轻的东西都必须位于重的东西之上,比如思想之上则是言论;
——联想力与想象力略有区别,前者侧重于极端如目录氢弹这样有路径的思考,后者侧重于极端如灵感这样无路径的思考,但两者都是决定智能高低的基础,无论于思想、艺术、政经各领域皆然;
——时间与空间相互包容,时间的内容是“变化”,空间的内容是“事物”;
——正如新的“创新”会冲击老的“创新”,新的“模仿”总会埋葬老的“模仿”;
——终极电子商务智能永远不会出现,因为这违背了多样性原则。任何生态系统内部都无法排斥偶然性,万物归于必然只有死亡一途。作为知识经济的初级形态,电子商务注定要有种种缺陷,克服旧缺陷的每个步骤必然带来新缺陷,如此永无止歇;
——全球统一的电子商务智能是一个危险的事物,因为这大大降低了交易的可能,即使有人性的对抗,运算排序过分的干预也会减少大量传统的交易情况,这反易导致垄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