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223)
文/顺风
——有无穷无尽的数据是思考的产物,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这些数据的运算式,也就无法创造这些数据来为自己服务,而这些数据也就永远不会出现;
——真正的“群众”是聪明的,他们用“思想”来“看”世界;
——我们正处于从“阅读互联网时代”迈向“体验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转折点上;
——对人类来说,思考永远是最重的负担,思想者最不自由;
——“名人”的名气是社会对个人的背书,任何“名人”无论真假都有其出名的特殊原因;
——在太多的“爱”之中最缺乏的是“恨”,而在太多的“恨”之中最缺乏的则是“爱”;
——网络巨头谁先完成放弃甲方立场这项艰巨的任务,谁就会先迈进未来之门;
——互联网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融合,互联网在中华民族崛起中的作用,互联网对当前和长远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和专门研究的课题;
——宇宙沿着时间维度的变化不会是单向的,但这在我们的观念中偏偏只是单向的,那些空间驱动的力量如何获得反面的平衡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开放”本身就属于一种决策方法,同时“开放”也是一种决策特征,还是一种决策技巧;
——来自自然的局部灭绝并不象表面上看那样离我们很遥远,建立在太多前提之下的既有的人类社会生存系统其实是如此脆弱,尤其是越精细复杂的系统往往越以稳定性为代价换取功能的提升,日益先进的现代科学运用系统在支撑社会运行、带给人类福祉安乐的同时,也种下了潜在的那些串联着的风险之链;
——随着新“知识和信息机制”的完善,全球竞争将从经济竞争乃至军事竞争向着社会径自的方向发生深刻的转变,国际间的攻击行为因为其对敌国社会的潜在介入和深度干预而变得更加富有隐藏性、间接性和深刻性,这就是即将来临的“社会战争”时代的图景;
——在“社会战争”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激烈对抗往往发生于社会领域,社会的凝聚性、向心力、自由度、开放性、个人能力、组织结构等方面竞争力就成了根本性的决胜因素,而“社会战争”的机制往往包括发挥自身社会结构优势与攻击敌国社会结构劣势,“社会设计”将成为国家战略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俗思考中组合思维大大占了排列思维的上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