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关于微博的若干思考(四)
文/顺风
——微博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
——目前“微博”的定义是以发表内容的字数少为标准的,如果以“每天限制发表的篇数少”、“可联络的博友少”、“可阅读的博文少”等为标准是否是另外意义上的微博呢?
——“最近发表日期”反映了“关注对象”和“粉丝”的主动参与度和活跃度,如数月无发表则说明其相对沉寂乃至休眠的状态。
——每个人的微博都有其独有的功能和价值,这既与微博主的个性有关,也和他的投入程度有关。
——微博是最好的社会课堂,我们到微博来就是为了上课。
——组织微博内容需要“人、类”结合,可以按“人”或按“类”组织微博内容。
——微博所建立起的关系型内容渠道目前主要体现为“拉”而不是“推”,事实上在后者还可以出现全新的创新运用。
——微博弥补了社会空间中的无数知识碎片。
——建议微博加大被转发的内容的对比度以方便阅读。
——建议微博增加对已浏览内容的变色标记。
——建议微博增加“操作返回”功能。
——建议微博增加用户间共同“被关注”或“关注”的显示功能。
——建议微博增加对相关用户互动历史进行备份、回放和统计的功能。
——建议微博增加对内容所经转发、评论次数的选择功能
——建议微博增加最新发表内容的关注对象的列表功能。
——建议微博开放更多发表页的内容。
——建议微博增加微博诊断功能,对特定微博的关注对象、粉丝、互动性、内容涵盖面、传播效力等作出量化分析和完善建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