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关于微博的若干思考(三)
文/顺风
——微博传播是“活的传播”。
——微博里的内容,是带着感情的活内容。
——微博最具威力的不在于“新闻传播”,而在于“心情传播”。
——微博告诉我们,从现实走进网络的门槛正在飞快降低。
——微博不是博客的变种,微博就是微博。
——微博可以成为人性搜索引擎。
——微博让新浪增值。
——微博是个超级论坛。
——建议微博增加根据用户标签对其关注对象所发表内容自动分版的功能。
——建议微博增加互动次数统计。
——建议微博增加对被关注的可选设置。
——建议微博增加对用户所关注对象最新发表内容的显示。
——建议微博根据用户标签增加内容推荐功能。
——建议微博在“V”用户标志之外,根据用户参与特征开发诸如“S”、“T”、“U”的其他用户标志。
——建议微博主动发布热门话题饵料,以引发转载潮。
——建议微博增加对原创发表的最低字数选择功能。
——建议微博以周、月、年为周期集中作出自动化用户匹配。
——建议微博根据用户关注、粉丝、微博、转发、评论等数据的增长及其速率监测用户的活动能力,进而开发用户活力指标。
——建议微博增加时间提醒功能,提示用户做好眼睛和身体保健。
——建议微博页面增加可对话的卡通机器人。
——建议微博增加对关注对象、关注内容的分优先层次跟踪功能。
——建议微博增加对用户新加关注行为在其所有粉丝间的提醒功能,但前提是用户可选择是否向所有粉丝公开。
——建议微博设置用户间关系维护的基本条件,如让用户选择对“一月内无访问”、“半年内无访问”、“一年内无访问”的关注对象予以删除。
——在微博,“写”是一种爱好,“转”是一种义务。
——在微博,“关注”是一种风度,“收藏”是一种态度。
——在微博,思考是一种责任,参与是一种智慧。
——在微博,加“关注”类似肢体语言,就象第一次见面以手势打招呼。
——微博需要生产健康优质的关系资源,同时减少低效和负面关系。
——在阅读微博的同时,要做好对微博信息和关注对象的管理。
——应该让微博成为各级官员了解社会、学习社会、思考社会的利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