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144)

(2009-10-11 22:54:03)
标签:

随感

通才

杂记

顺风

基因

杂谈

分类: 顺风杂谈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144)

文/顺风

    ——由综合向专业的转变是自启蒙运动以来发生于科学领域的所有变化中的一条基本主线;

    ——人的基因本质上也是地球的基因,基因记录地球的历史;

    ——社会行为并不是可以脱离生命活动规律的抽象范畴,社会行为总是无数生理活动的综合结果,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及其活动正是人类及其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社会不可能脱离人的活动而存在,对社会的研究也不能脱离对人的研究;

    ——“历史”一方面是“人类的历史”,另一方面也是“基因的历史”,社会活动的宏大图景背后隐藏着的是基因复制传播、选择生存和自我强化的历史;

    ——培养文理兼通的大量社会领导者已经成了二十一世纪大国竞争中最重要的取胜之道之一;

    ——无论是从社会学中寻求“物理规律性”,还是从生物学在寻求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规律性,都是一种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进行交叉研究的努力,科学研究中的“文理交叉”确实成为一个既有基础性意义又颇具难度的工作;

    ——“通才”教育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所呼唤,这已经成为人类面向未来寻求生存之路的一个内在要求,同时这也必将成为现实;

    ——科学“专业化”的一些弊病足以激发我们对新“知识和信息机制”的渴求,因为正是传统知识机制在学习和知识传播方面的低效扼杀了“通才”教育,尤其是这样的消极局面的出现竟然只是因为“纯技术”限制的原因;

    ——科学的“政治化”进程必须与科学的“社会化”进程保持同步,或者说只有科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上升到足够强大和直接的情况下,科学家才有可能走上主流政治舞台;

    ——“通才教育”的最高目的不在于培养在特定专业领域具有高深造诣的专家,而是培养某种普遍性的思维能力,或者说培养某种具有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的“见识”;

    ——相比传统的政治家,“科学政治家”既有可能因其科学素养而造福社会,又可能因为其对科学知识的封闭保守倾向而丧失客观立场,后者是一种必须重视的科学政治化风险;

    ——“利他主义者”是更具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的人群,他们通过利他行为的社会反馈机制转而实现宏观“利己”目标;

    ——物种的胜利基因总是与其社会文化基因保持同步协同,以共同推进某个发展进化的方向;

    ——大学在全球科学研究体系中所处的决定性地位是由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沟通优势所决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