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135)

(2009-10-03 20:46:10)
标签:

宗教

随感

杂记

顺风

视野

分类: 顺风杂谈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135)

文/顺风

    ——智慧的本质无非是一种“批判”能力;

    ——只有真正的智慧者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而无知者却总有着那么些肤浅的自信;

    ——知识多不代表点子多、路子多、方法多、灵感多,比知识更宝贵的是发现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类和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在于“智慧”而不是“知识”,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类智慧”重于“人类知识”,“社会智慧”重于“社会知识”;

    ——任何“最高哲学”都不是来自学习,而是来自感悟;

    ——“智慧”是哲学性的,“智慧”是一种知识能力;

    ——哲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建立对“存在”的“认识”;

    ——哲学是一种超宏观的理论思维;

    ——科学研究的直接目标是“科学知识”,但其根本目标是“科学智慧”,或者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

    ——“怀疑”、“批判”皆始于“好奇”,“好奇”也可视为某种被特别强调的注意行为;

    ——“智慧”往往是旧“知识”的审判者,“智慧”也是新“知识”的发现者,“智慧”更是对一切“知识”的运用者;

    ——所谓“实践”就是对哲学范畴中“主体”与“客体”的综合;

    ——老子要“绝圣弃智”,其意在于摆脱“知识”纷扰,一心一意去寻找大“智慧”;

    ——哲学不是为了满足“需求”的某种“供给”,永远不会出现所谓的“哲学经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