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108)

(2009-07-30 13:00:14)
标签:

随感

杂记

顺风

同维

视野

文化

分类: 顺风杂谈

顺风:随感杂记——传播的视野(108)

文/顺风

    ——我们应该相信理论空间中 的点、线、体之间在不同维度上存在着“理论力”的作用,这种一致而均匀的力的作用是形成几何形态的基础;

    ——我们应该开辟一条几何化的力学之路,即包括平面、立体、解析几何等在内的“几何力学”,以研究点、线、面、体等在不同维度上的几何元素在具体形态中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方式;

    ——“智能社会”的根基是“社会智能”;

    ——“智能”属于社会范畴,“社会性”是“智能”的天然属性;

    ——只有机器人“群落”才可能赋予机器人以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智能是“个体间联系的产物”;

    ——智能的首要功能要素是“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这需要某种社会性的环境支持;

    ——无论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任意两门学科之间都寸在一定的交叉性,这为“中科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中科学”是对科学进行“交叉”研究的一致成果,致力于对学科间“交叉部分”的规律性探索;

    ——“智能”的程序本质在于其“自写程序”所赖以进行的“底层程序”,后者规定了“智能”的最基本活动模式;

    ——智能的水平可以用其对“全息关系”的认识程度衡量,具体包括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客体之间的全息联系;

    ——“中科学”在哲学与科学只架设起一座可见的桥梁;

    ——联系性是思维之本,联想力是思考之基;

    ——《孙子兵法》“活的灵魂”即“以奇胜”,换言之即“创新致胜”;

    ——“批判”仅为“进步”,而非为了证明某种“正确”,“正确”是相对的,而“进步”才是永恒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