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顺风
2007年2月7日,百度将推出名为“百度沸点”的对话栏目,第一期百度沸点人物是复出后引发媒体关注的作家王朔(http://www.baidu.com/events/20070205/index.html),已有多家在京主流媒体记者获邀参加这一栏目的首次亮相。 对此,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也许是“百度如何做新闻”
。
首先,“百度沸点”的定位应该属于一种时效性较强的深度新闻,是将时效性、深度性、聚焦性三结合的新闻形式,从首期内容看,两个相关人物无论是王朔还是迟宇宙,都是以新锐、独立、冲击力著称于各自所在的领域,二人的身份各异、背景各异、性格各异、特长各异,让人们对现场PK的话题性、刺激性、尖锐性都不由自主的有所期待。
其次,从“百度沸点”首期的内容组织方式看,结合了贴吧、博客、现场专题、文章聚类等多种内容形式,体现出相当的综合性和立体新闻的特征。在王朔和迟宇宙个人介绍下方出现了他们各自的博客地址,再下方出现了他们的相关文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都直接指向原始的内容出处网站,而不向一些传统内容门户做专题时那样进行转载,这里所预示的实际上是对于“CTRL+C”、“GTRL+V”模式的挑战——“百度沸点”属于一种第三方的基于全网的关系内容模式。
第三,是从百度的贴吧、产品体系中形成的立体的注意力流值得重视。就首期“百度沸点”而言,他作为专题组织方式的内容结构已经摆脱了传统专题的扁平化趋势,“贴吧”以及来自全网的链接使得这一形式开始类似于一种围绕专题话题的内容入口,从“百度沸点”页面,我们可以进入贴吧以及互联网任何一个相关的网站,而从百度贴吧又可以输送有价值的内容和注意力进入“百度沸点”页面,注意力的流动呈多向和立体的特征。
第四,首期“百度沸点”集中了大量来自“王朔吧”的内容。贴吧是模糊型的以话题为纽带的内容组织方式,“王朔吧”开设于2005年,目前已经有500多篇关于王朔的文章。呈现于“百度沸点”页面上的贴吧文章并不仅仅是在组织本专题前后所发表的文章,其中一篇点击达10541
的文章《20年前的王朔(照片)
》就发表于2006年10月9日,百度贴吧所积累的用户参与形成的话题资料库为“百度沸点”提供了深厚的素材基础。
第五,首期“百度沸点”看,百度做新闻内容的第三方特征日益明显,但是基于百度贴吧的非第三方内容仍然成为非常重要的补充构成,使得百度自身在全网搜索和贴吧内容积累等方面的优势在新闻领域得到了充分发挥,这些都是值得新闻门户网站所重视的信号。
QQ:691382868(如没有QQ只有MSN的朋友, 请加:yzshunf@hotmail.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