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顺风
全息搜索以“搜人”为第一原则,让用户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外在化,并且据以服务于交往和沟通,在“关系”节点之间的全息路径基础上,进而改造“内容”节点之间和“内容”节点与“关系”节点之间的全息路径。
全息网是面向用户的内在特征和内在价值的互联网,他的本质是运算层的互联网运用——以网络平台的智能分析运算对于用户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处理,进而描述出越来越真实客观和精密细腻的用户特征。也就是说互联网不仅仅促进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更要促进人们之间高水平、高效率、高价值的深度沟通和联系——全息网的口号就是,“比用户更加了解用户”。从用户的角度而不是从互联网基础语言语法和技术架构的角度来释放互联网的对于社会关系的宏观改造价值,正是全息网与语义网的重要区别。
互联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信息和知识爆炸,更加面临“关系爆炸”的问题,而后者才是前者的内在原因——是因为无处不在的全息关系在互联网中缺乏全息机智的有效疏导,导致了在混乱的全息秩序下的混乱的信息和知识的秩序。而在全息机制高度发育的全息互联网中,所谓的垃圾信息、垃圾内容以及其他信息爆炸现象,都会因为对于关系爆炸的有效控制而得到切实的缓解。
风靡一时的六度理论对于全息理论的价值和意义仅仅在于,他揭示了一种比较空虚的可能性,任何人理论上可能获得一条基限制于六度以内的最优化的全息路径,但是真正从全息实践和创新的现阶段需要看,六度理论只有一半有用,那就是“三度理论”才有利于确立一种现在互联网所能够支持的实用全息秩序。六度理论的实现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理想,但是相对超前之处在于,目前的互联玩总体上正处于从流通层向运算层过度的初级阶段,互联网的运算功能和智能发育还远远不能够满足描绘所有基于六度的全息体系的历史基础。
扁平化管理作为一个具有历史阶段性价值的管理,在“六度无效理论”方面具有同样的历史发的限制性逻辑。正是因为目前社会化的技术和智能基础还无法解决管理层级对于信息、文化、决策和沟通的累积耗散效应,所以当前的组织层次的纵向压力必须转换为向横向的疏散。
“六度无效理论”不否认在他数学意义上的地球人的接触可能性,但是既怀疑他的现实的有效性,也怀疑他在全息网环境下的“六度”的规定:随着技术文明的进步,从总体数学意义上的社关系方面的接触可能性将伴随着人口和社会的发展而改变;随着运算层互联网的发育以及全息机制的完善,全息进步会直接导致对于“六度”路径的节约,“六度”以下的理论也会诞生。
“六度理论”指引了当前绝大多数SNS网站的创新实践,而全息搜索理论下的“三度有效理论”则直接成为开发全息SNS的理论基础,全息SNS是以运算层的创新和强化来节约全息层次的社会化网络,所有“度”的减少所导致的SNS规模的缩小都为全息匹配的强化所替代、弥补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