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风: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设计概要

(2006-06-09 14:35:11)

文/顺风

    本文首发中国实验论坛:http://bbs.chinalabs.com/bbs.asp?id=77750

    内容服务网站组织专题,凸显专业、深度、鲜活、全面、权威的系统优势,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内容机制,专题在内容网站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随时互联网2.0时代的到来,包括专题在内的内容组织机制都必须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

    一、内容网站专题2.0模板的定义

    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是以结构化模式进行内容专题组织的一种管理模块,按照自动化、自组织、结构化、开放性、动态性、可扩展性的设计原则,将内容、关系、技术等专题要素进行系统整合,以提升专题的2.0水平,降低专题成本,提高专题制作效率,进而增加专题内容在互联网内中的比例和重要性。

    二、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的意义

    1、提升专题内容的2.0水平。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是促进网络内容服务走向2.0的一项重要技术,将在2.0专题制作中实现在个人化、内容关系自组织、全息等方面的新突破,增强专题的互动性、个性化、使用性、开放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让专题内容成为大大方便2.0时代人类信息和知识需求的升级版本。

    2、降低专题成本。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以技术后台的模式化结构化设计替代专题的人力成本,解放传统网站编辑的人力资源的同时,大大降低专题内容的他组织性和编辑控制、编辑体力劳动,进而大幅节约专题制作成本。

    3、提高专题制作效率。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以技术力量和用户力量弥补传统的编辑力量,从而从自动化内容机制和人性化内容机制中获得提升内容制作效率的巨大外援,专题的生成速度、外型美化、内容组织、互动实现、主题传播效力等都更加完善。

    4、增加专题内容在互联网内中的比例和重要性

    专题制作紧密围绕重大事件、知识、主题、人物,相对普通的网络内容而言具有更高的组织难度和工作量,但是专题的发展代表了网络信息自组织和自我优化秩序的正确方向,专题内容因为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的出现可望得到飞速提升,在网络信息中的比例和重要性大大提高,相应提升了互联网在人类知识时代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的设计原则

    1、自动化。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构成2.0内容网站的重要程序模块,以后台自动化运算为动力,以数据库程序、图文处理程序、内容评价程序、内容监控和搜集程序的系统集成为特征,以技术力量、用户力量和编辑力量三结合为标志,构造自动化的系统内容生成管理机制。

    2、自组织。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促使内容围绕专题主题实现自组织和自管理,网站和编辑的主动控制让位于用户参与的共同控制,为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使用者在专题制作流程中提供一种最优协同工具。

    3、结构化。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是一种服务于专题内容制作的系统工具,是网络内容组织机制走向自动化和2.0的前沿技术,其内部功能具有统一平衡、结构紧密、逻辑严谨的基本特征,将成为编辑和网站驾驭专题内容的最佳工具。

    4、开放性。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设计提倡全面面向内容服务业界,提供开放共享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更提倡开源设计理想,借助大众技术力量和设计智慧来改革传统网络编辑流程。

    5、动态性。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随便2.0大潮的发展和深化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不断深入推动2.0传播时代的编辑机制和网络内容组织的革新实践,

    6、可扩展性。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可以成为较高要求的2.0内容的组织枢纽,在扩展性方面将逐步实现与博客、论坛以至传统媒介渠道的接口,打造一个面向信息和用户的个性化知识管理发布系统,为人人网站时代打下基础。

    四、内容网站专题的2.0模板构成

    1、内容源监控;

    2、内容相关性评价;

    3、内容自动聚类;

    4、内容重要性排列;

    5、互动机制;

    6、专题价值等级设置;

    7、个性化输出选择模板;

    8、图文关系及专题传播形式构成;

    9、系统数据监控;

    10、参数设置;

    11、其他。

 


   QQ:3436188(如没有QQ只有MSN的朋友,请加:yzwubo@hotmail.com

 
   个人博客:http://shunfeng.bokee.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