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文
从个人感情来说。自从去年底进驻博客中国,是在这里迅速感觉到博客式交流的魅力,也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思考深刻的朋友,包括博客中国的方兴东等中国博客的先驱。在他们的激发下,也写出了一些东西,其中关于博客现象的思考就有40多篇。
一个好的创作环境,对任何思考者而言,都显得如此重要,而事实上,思考是没有门槛的,任何人都在思考,任何人都是思考者。
按照本人最近思考博客新概念的初步结果,博客本质上就是个体在爱网络的一种结构化的存在,只要涉网,你就可以博客。所以,博客中国也好,中国博客也好,都必须重视“博客人就是网络人,网络人全部可以成为博客人”的这个大趋势。参与网络交流的任何人,即使没有自己的注册博客,他们的意见也是任何博客服务站点必须重视的意见。
以下意见来自我和我的一些朋友,综合整理,客观转达,以供参考:
一、博客中国是不是太重视炒作和制造概念?
真正的聪明者、智者,吸引他们的永远只有真正的价值和思想,而不是看似花哨的一些事件炒作。
只有抓住内容、结构和服务三大关键做好内功,才可以保持好现在的发展速度,而任何孤独的炒作企图,在一些也许应该属于博客中国最核心的黄金读者的眼中,看得太一目了然,反而会显得无味和俗套。
最近多次有朋友告诉我,感觉博客中国越来越走到炒作的偏路上去,感觉不是好的现象。
二、博客中国的商业化是不是太庸俗化了?
无论是博客中国的自身发展还是融资、扩大规模,走商业化道路是无可厚非的必然之路。但是,这样的转变是否需要认真考虑在雅与俗、美与丑、思想之馨香与铜钿之恶臭之间作出有技巧性的正确选择?
正确的商业化路线,当然应该是尊重社会普遍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尊重浏览者感受和习惯,尊重核心专栏作家和广大博客的最广泛的文化、心理、思想需求,尊重一种基本的页面美观的规律性要求。
三、博客中国是不是太傲慢了点?
自古店大欺客的规律,在博客中国有新的苗头吗?是否所以博客中国的员工真正认识到,必须建立起一种“浏览者即上帝”“博客即上帝”的认识?
我们可以理解一个新生的事物,不可能要求他迅速在企业文化上面完成多世代的进化,但是即使一种飞奔着的发展,也许也没有理由忽视内部正确的文化建设。
方兴东等创业者的风范顺风有所见识,他们是真正的博客思考者和博客行为者。也许他们确实有说不完的事情和麻烦牵连了自己的注意力;也许我们应该理解,博客中国的所有员工,全部为博客世界的发展,为了一个博客的理想,在辛苦和疲惫中耗散着自己的生命。
但是,我们知道一个基本的规律,任何企业,如果丧失了在对待外部顾客(浏览者)和内部员工两个方面的“以人为本”,是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的。
特别是在对待客户,对待浏览者和博客方面,如果不尊重和广泛采集广大博客一族的意见,那么很多所谓的创新也许就会成为闭门造车式的自我欣赏:五颜六色,谁可入卿法眼?
四、博客中国的原创精神得到真正的尊重了吗?
有专栏作家朋友抱怨,博客中国还是执着的把最最黄金的叫但文章的位置让给转载自其他不知道什么网站的文章,现在放在最上头的是《警惕消费主义祸害中国》(作者:宋侠客
| 2005年05月01日 13:31 | 原始出处: 新华网
),但是“本土”的专栏文章一天
好歹也会发表几十上百篇,难道其中一篇值得“置顶”的也没有吗?难道真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可惜再好的经,还是外来的和尚,而自家的和尚被冷落中,却开始萌生更多的懒散和消极。
尊重原创精神的体现,包括创造良好的原创氛围、激励和发现好的原创文章、将最有价值的文章放到最有价值的位置、不遗余力的发掘和包装所有具备原创能力的博客和专栏作家。。。。。。
有朋友向我诉苦,自己辛苦写就的一篇,也算自鸣得意的东西,却没有合适的位置被推介,因为那里全部被别的网站的东西给占领了。
也有朋友问,博客中国要做网摘?还是做博客?或者是要做门户?或者要一心一意做媒体?真的有点无所适从。
五、博客中国的页面越来越丑陋?
就以这两天来说,首页上面挥之不去的两个象春联一样的东西,左边的“商机聚宝盆”巧得很,正好把登录的地方给掩盖住,逼着你先要把页面移动一下,才好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要么就点他一下。而右边的“赚钱直通车”五个字和左边一样显得如此巨大,合起来几乎占据首页第一版面的三分之一。
至于在第一广告位置的上下出现许多象小蚂蚁一样的广告条,似乎是一种在别的网站很少看见的广告创新,文章中充斥着:
赚钱神话--中国水晶花
圣玛丽包饰万元开店
与首钢联手赚大钱 拥有一生的财富
开影像艺术馆特赚钱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人才测评改变未来商机
出境旅游一切无忧
你需要瑜伽吗
而上述广告内容,往往会在很多网站的最下方会被我们看见。
首页一些文章列表的题目,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变成了刺眼的蓝色,在白底的映衬下不断冲击阅读者的视网膜。也许持这样的色彩审美观点的设计决策人,从来没有去过新华网和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index.html
http://www.xinhuanet.com/
六、对博客中国的新东西学习能力有点跟不上
确实博客中国在博客结构创新、新技术运用方面走得很快,但是有朋友反映,到现在博采、图片博客一次没有使用,播客的概念也没有弄懂,而宽频博客等新运用的推出,却给他带来速度方面新的担心。
也许,博客中国在推出一系列新的结构创新的同时,应该重视一下创新概念普及的通俗性、创新之前的群众论证参与性、创新之后群众参与的跟踪评价,或者干脆做一个博客中国电子地图,把注册、登录的各种入口、出口一五一十的说个明白,要么就把众多的教师博客、学生博客、博客论坛的类别进行综合简化通用处理,争取“一次登录博个够。”
七、博客中国人气增加了,俗气也增加了?
有朋友感言,现在在博客中国越来越难看到好文章,很多无病呻吟、没有思想的文字间杂其中,加之商业化、庸俗化、结构的复杂化,感到这里的魅力在下降。近日,顺风不止一次听见朋友提到考虑转移阵地。
博客中国在一开始吸引黄金注意力的法宝就是这里大量的原创、高雅、朴素、真诚的文字,随着博客中国出现商业化的趋势,必然将有越来越多非原创性、无思想、无阅读价值甚至广告性的文字打破原有的发表格局,一些有价值的文章不再象以前那样可以轻松的被发现,更广大的博客海洋把他们几乎完全淹没。
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原创的规律本来就是“读写相长”,如果有价值的独立写作者、思考者同时也是阅读者的博客对这里的变化表示不予接受,那就是一个需要严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八、方兴东好忙,博客一族很少看见他身影
也许这个意见反映出的要求是高了一些,但是未尝不是一个带有诚意的建议。
方兴东现在很辛苦,研究博客、大量的阅读浏览、网站的战略、融资、内部管理和各种内外部平衡,时不时还要出席一些公开活动。。。。。。当然博客中国内部大型讨论的策划也分开了很多心力。
但是还是有朋友认为,他应该重视一下与博客中国的百万博客的面对面。记得中国房产业有两个非常重视网络互动的高手,一个是万科的王石,他开设的万科周刊和万科写作社区网站现在已经形成相当的核心价值和网络影响力;还有一个北京的潘十屹,干脆在自己公司的SOHO小报网站的论坛开设了一个“SOHO潘说”版,与众多网友近距离全接触。
方兴东是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给博客中国的博客一族,从中我们也许可以看见博客中国对于自己的上帝传递出的一种态度和信号吧?
九、博客中国的网站层次和结构太复杂,象一个迷宫
如果从人性化的设计思路出发,博客中国是否对于首页主菜单的所以组成部分都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排队?当网站发展到一定阶段,确实需要反思一下如何更好的进行栏目设置。就象大企业需要重组,博客中国是否需要类似的结构性的调整?是否有的形同虚设、访问寥寥的栏目还有存在的价值?
我们经历了博客中国的几次改版,但是至少在博客中国与博客动力合并后的融合创新方面,没有看见大的动作;而在首页总体栏目设置方面,我们也没有发现新的变化。也许博客中国的改版,就是把文章、内容、作者重新做个排列组合?
更蹊跷的是,最广大博客群众最需要的“网站导航”被博客中国放到了首页的最最下面一行,现在在顺风的提醒下大家可以很容易的去找到他,但是天知道之前这个地方的访问量怎么样?如果不是偶然中发现了这个东西,相信很多朋友至今还会在博客中国的大迷宫中晕头转向的转悠着吧。
当然,“网站导航”的内容也存在更新和完善、充实的需要,总之需要一个指引式的服务,让博客到博客中国不致迷路,也可以让很多至今少人问津的内容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十、博客中国的创新是否显得肤浅?
从博客公社,到博采、图片博客、BT博客、图片博客,层出不穷的标签被贴在“博客”上面,博客的概念确实越来越丰满,博客一族在博客中国确实感受到越来越新颖神气和满足,因为这里正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度提供越来越“超值”的博客服务。
但是,有朋友认为,目前博客中国所增加的博客结构中
的新东西,完全没有独立的博客自身的创新内容,基本属于将博客概念与其他创新或者运用领域进行简单的嫁接,加减乘除人人会做,人民期待博客中国进行真正基于博客交流的独立自主的创新。
也许博客中国在目前的发展膨胀速度下,自身的弦已经绷得异常之紧张,但是“上帝”是贪婪的,对博客中国对于博客交流结构方面的
革命性创新,博客们仍然在翘首以待。
从以上十个方面意见看,博客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努力。希望本文对于博客中国以及在此交流的所有博客朋友的进步有所裨益。
QQ:3436188(如没有QQ只有MSN的朋友,请加:yzwubo@hotmail.com)
更多随笔请到个人博客:http://shunfeng.bokee.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