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顺风
最近,我们注意到博客中国和“窄告”的拉手,可是还没有看见博客中国在“窄告”身上发现的启迪、借鉴和运用。
按照窄告网的官方解释,“窄告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广告模式。窄告就是“窄而告之”、“专而告之”。指客户投放的窄告直接投放到与之内容相关的网络媒体上的文章周围,同时窄告还会根据浏览者的偏好、使用习性、地理位置、访问历史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将窄告投放到真正感兴趣的浏览者面前。”“一般情况下每个媒体的每个网页能发布3-6条窄告,但由于媒体文章非常众多,点击量非常大,所以窄告的总展示机会是非常多的。同时,每篇文章分析出来的语义是无穷的,而客户投放的窄告语义也丰富多样,此外,系统还会根据到窄告客户的限额、访问者的习性、地理位置等因素发布窄告,因此,基本上每条窄告都有机会获得展示”。
综合上面的诠释,“窄告”的概念设计,实际上体现了网络发展的客观趋势:
首先,“窄告”是互联网对于实现信息有序性的自我适应性的创新,只是他最先体现在广告行业的专业运用而已,而实际上其中的扩展运用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当然也包括博客对他的借鉴运用。
其次,“窄告”是在网络信息的“施”“受”之间实现新的平衡的最新尝试,这样的交流结构和交流模式,体现了“将最重要的信息价值提交最需要的信息需求者”的精神,其中所代表的信息深度细节化加工和信息匹配中的细分趋势,代表了网络发展的最新潮流。
第三,“窄告”涉及信息价值评价的网络最新趋势,其中考虑到“客户的限额、访问者的习性、地理位置等因素”,实质是信息评价标准体系的一种雏形。以后网络间致力于信息细分和价值评价的运用,将产生巨大的网络机会。
第四,“窄告”中结合了最新的搜索技术和理念,是搜索发展的一个特色门类。其实,搜索的生命力,也就因为其从根本上顺应了信息秩序化、价值评价和“施”“受”匹配的三大网络发展趋势。
第五,“窄告”的价值还体现在对于解决信息海洋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是网络自我纠正的一个前沿事实。虽然其中只是运用于广告方面,但是为解决注意力资源浪费问题和注意力在信息海洋面前的视觉疲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窄告”的上述思想精髓,代表了新一带网络巨人诞生的前景,也代表了网络发展的分布全息化、信息运动随机化和浏览结构反IE化的最前沿趋势,对此顺风将另文诠释。
本文希望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博客中国”在推出与BT的杂交“变态博客”之际,不声不响的推出了每个网页发布3-6条窄告的商业合作,可是是否“博客中国”这样的博客龙头之对于“窄告”,仅仅停留在合作发布广告的层面上呢?
博客,你究竟可以从“窄告”中间学到什么?
QQ:3436188
(如没有QQ只有MSN的朋友,请加:yzwuboyzyz@hotmail.com)
更多随笔请到个人博客:http://shunfeng.bokee.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