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制作人吴颂今
让“江西好声音”唱响流行乐坛
2013-04-11 10:27
《江西晨报》 江西文化志
首席记者 曾悦之
人物简介
吴颂今,国家一级词曲作家,资深音乐制作人。江西南昌人,1946年10月7日生于九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曾任江西音协《心声歌刊》、《心声词报》副主编,现任中国唱片广州公司高级编辑、颂今音乐工作室艺术总监。
谈到江西流行音乐发展历程,总绕不过去一个人,那就是资深音乐制作人吴颂今。
吴颂今打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在中国流行乐坛取得不错成绩的特色歌手。
源源不断输送“江西好声音”
这个音乐制作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以广东为音乐制作“大本营”,打造出了一批又一批在中国流行乐坛取得不错成绩的特色歌手,给中国流行乐坛输送缕缕清风。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江西人,吴颂今在源源不断地给中国流行乐坛输送歌唱新军的过程中,特别善于从江西本土发掘新生力量。
多年来,在广袤的赣鄱大地上,他先后寻找出了近百名“江西好声音”,在竞争残酷的中国流行乐坛中,吴颂今精心打造和包装的歌手,总能放射出引人瞩目的耀眼星光,产生强烈的反响。由此而产生的现象,被称之为中国歌坛的“江西兵团”现象,至今受到关注。
与江西流行音乐共成长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流行乐坛抒情音乐进入了复苏阶段,这个时期的江西流行音乐也进入了起步阶段。1981年创刊的《心声歌刊》,成为当时江西音乐的核心刊物。
一个满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就是从这个时期一步步走来。1979年2月,他谱写了两首原创通俗歌曲,“抛给”了抒情音乐复苏的流行乐坛。这个青年人就是当时正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就读的吴颂今。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写的《四化花开幸福来》、《我爱阿哥在心间》两首歌经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后,在上海唱片社灌制了唱片、磁带全国发行。”吴颂今告诉记者。
打造音乐界的“江西兵团”
凭着这样的势头,后来身为《心声》副主编的吴颂今,以此为平台网聚了一大批优秀资源,在《心声》这本由江西音协主办的音乐杂志上,一大批江西的音乐人才在那里大展拳脚。
不过,那时候的吴颂今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真正让他红遍大江南北的则是那首《井冈山下种南瓜》,年轻的吴颂今也因此而跻身当时知名音乐家的行列。
为谋求音乐事业上更大的发展,1987年,吴颂今南下广州,正式扬起了他打造“江西兵团”的音乐航帆。
回忆起当年,吴颂今告诉记者,记得是在当年的4月份,他调到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工作,他从那时候开始,决意延续自己音乐创作风格,为中国流行音乐舞台寻找“江西好声音”。
从那时开始,吴颂今就为江西歌手、音乐人南下发展、登陆全国流行音乐舞台搭起了新的桥梁。他为江西第一代流行歌手谭耀军、汪红波、燕红、燕军、滕建霞、汪佳奇、王艳、涂玲慧、于文君等人在广州录制出版了几十盒演唱专辑磁带,这些歌手以集团态势进军中国流行歌坛。
江西评论家李贤平在谈及吴颂今时,这样指出:由于他的影响在同行中不断扩大,许多音像出版社非常愿意和他合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乐坛逐渐重视宣传,开始签约,很多代表歌手势头猛涨,以杨钰莹、朱含芳、周亮、谈芳兵、金玲、刘婷、黄志坚、小曾、皮晓彩、刘艳、黄玉英、谭耀军等为代表,而这些都是“江西兵团”中的重要成员。
之后,这批歌手在中国流行乐坛声名鹊起,形成了音乐界最初的“江西兵团”。
一个领路人一个出色“兵团”
在歌坛上,曾先后出现过声名显赫的“东北兵团”、“湖南美女兵团”,而吴颂今指挥的“江西兵团”则有强烈的现实关照情怀。
作为一个江西人,吴颂今凭借其“地缘”、“人缘”关系,他包装的江西籍音乐人都分外夺目,曾有甜歌玉女之称的杨钰莹自然不必说,而后他寻找到的许多江西籍歌手,在中国乐坛都取得了不错成绩。
尽管刚开始这些歌手与其他地方的歌手相比,并无太大优势,但经过吴颂今的包装却总能成为歌坛佼佼者。
《流行歌曲》杂志主编陈维健在分析“江西兵团”时认为,“江西兵团”之所以能够形成,完全因为有了吴颂今这样一个领路人,或者说有了他这么一杆旗帜,他以深厚的本土情怀塑造了一个出色的“兵团”。
属于自己的音乐王国
在音乐制作的四十年中,虽然身处异地“羊城”,但吴颂今对家乡的热情却从未减退,在对待江西籍优秀音乐人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把那些具备音乐才华而又不是很知名的歌唱者带到广东精心栽培,逐渐拉入“江西兵团”的旗下。
多年之后,“江西兵团”现象受到广泛关注,“江西兵团”也被吴颂今塑造成一个流行歌手的群体性品牌,而他本人成为了这个“兵团”的掌门人。正是这种浓厚的家乡情怀和多年对自我风格的坚持,才使得他创造了一个自己的独立音乐王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