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为什么至今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08奥运歌曲

(2011-07-18 11:04:51)
标签:

转载

分类: 博文转载
董路4年前发自奥运会前夕的文章,今天看来就像是一篇准确的预言。
题记:
 
要么太“大”,要么太“小”,要么太“土”,要么太“洋”;
 
要么旋律生涩,要么歌词拗口;
 
别说超越什么《手拉手》,连当年《亚洲雄风》的认知度都达不到……
 
[转载]为什么至今没有一首脍炙人口的08奥运歌曲
 
离北京08奥运会开幕只剩下200多天了,连奥运菜单都差不多定下来了,可就算什么都准备好了,奥运歌曲准备好了吗?
 
屈指一算,自2003年4月15日拉开序幕,北京2008年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已走过了4年半的时间,单单今年1月启动的第四届至今就已经收到了2万多件作品,歌曲小样堆积如山估计得动用集装箱搬运。
 
据说前三届征歌活动产生过34件优秀作品,请问,除了奥组委征歌办的工作人员,谁能说出这些优秀作品的名字,谁又能哼唱出这些优秀作品的旋律呢?
 
奥运征歌大体相当于一次命题作文,不命题的时候,五花八门,八仙过海,个个神通广大,歌再烂,唱得再不着调,大腕小腕的粉丝都一堆一堆的,每年这颁奖那典礼的,几乎人人都有走走红地毯的机会。
 
等到一命题作文又如何了呢?群众参与那是热情,自不必多说,而如今你若问一唱片公司老板忙什么呢,回答肯定是忙出奥运歌呢;问一音乐人忙什么呢,回答肯定是忙写奥运歌呢;问一歌手忙什么呢,回答也肯定是忙着录奥运歌呢。
 
千载难逢,任何一个与音乐、唱片有关的机构或个人都知道奥运征歌意味着什么,说穿了,就俩字:名、利。不用重赏,都足以人人奋勇。
 
华语歌坛,两岸三地,所有大牌音乐人、歌手为奥运征歌可谓都甩开膀子赤膊上阵。平台足够多,舞台足够大,打开电视不是《唱响奥运》就是《放歌奥运》,独唱、重唱、小合唱、大合唱……问题是真的有哪首歌唱响了吗?
 
“奥运”=“噢,晕!”打个比喻,如今一干热火朝天、争分夺秒为奥运写歌的音乐人士,基本上就犹如一群无头苍蝇——有把歌往大了写的,有把歌往小了写的,有把歌往土了写的,有把歌往洋了写的;往大了写的用几百人的交响乐队伴奏,往小了写的恨不得就一把吉他了事;往土了写的生加上几声唢呐、二胡,往洋了写的拼命揉进点黑爸爸(POP)什么的……
 
人人都想成为奥运歌曲最终拍板定夺者肚子里的蛔虫,只是面对如此杂乱无章的音乐、如此参差不齐的歌声,脑子原本清醒的都能给整糊涂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对体育没有深刻体验和认知的人,即便是再大的音乐家、歌唱家,其生产出来的奥运歌曲只能徒有其表,过强的功利性从根本上注定了难有真正深入人心的奥运歌曲呈现,何况,近年来华语歌坛已渐渐丧失原创力,若不学欧美、不学日韩,早都死过八百多遍了。
 
赶鸭子上架,结果就是一地鸭毛。林夕,多么杰出的一位词作者,刚为奥运写了一首《梦想在望》,第一句歌词竟然是“来自东,来自西……”,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大家写出的东西,或者干脆就不是东西。
 
这首歌的演唱者是周笔畅,如果我是一个“笔迷”,我都想为她哭泣,唱一首从里到外没有一点适合自己的歌,对一位歌者无异于精神折磨——且折磨了自己,也折磨着别人。
 
那些比周笔畅腕儿更大、唱功更强的巨星也好不到哪去,在奥运歌曲面前,他(她)们几乎都是蹩脚和错位的代名词。
 
有一些堂而皇之被冠以“推荐作品”的奥运歌曲,听起来甚至有类似《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笑”果,比如有一首5分钟的歌,其中一分钟的前奏、间奏,另外4分钟里,两分钟唱“万我的,万追母”,两分钟唱“万追母,万我的”……
 
不是奥运的错,不是奥组委的错,不是征歌办的错,不是《唱响奥运》、《放歌奥运》的错,更不是受众的错……错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所谓专业音乐群体,平时蒙蒙粉丝还凑合,却蒙不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