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w690/3c3e96fftx6CznG5hfl53&690
这件文物是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是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文化,它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这个盆的用途是儿童瓮棺的棺盖,仰韶文化有一个习俗,就是把死去的儿童的尸骨放到一个瓮里盖上盖儿,埋在家的附近,表达父母对死去的孩子的哀思,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瓮棺的盖子。
上面有一个人面,他的嘴的部位有两条鱼,左右耳朵的部位各有一条鱼,关于这个纹饰的意义有多种说法,在这里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海经》当中有巫师“珥两蛇”的说法,左右耳朵各咬着一条蛇,而这个纹饰是巫师“珥两鱼”,那个人面是一位巫师,他的耳朵各咬着一条鱼,是让鱼附身在巫师的身上,巫师就可以到阴间给孩子招魂。还有一种说法,人面代表将要出生的婴儿,而鱼产卵很多繁殖力强,生命力很顽强,这个画面代表多子多孙的意思。在出土的仰韶文化文物中发现了多个这样的图案。在与仰韶文化基本同时期的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墓葬当中就发现有用鱼来陪葬的习惯,有的鱼就放在死者的嘴边,和这个图案有相似之处。
仰韶文化有许多鱼的图案,这些鱼的图案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的发展过程,在仰韶文化的后期鱼抽象成了菱形、三角形等图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也许当人们画一种写实的东西画多了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往抽象方面发展。
古朴的鱼纹反映了远古的人类对鱼的喜爱,人面与鱼纹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