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喜解读颐和园第二十一讲谐趣园

(2013-01-12 17:04:18)
标签:

杂谈

http://s3/mw690/3c3e96fftd313b7d67772&690
http://s8/bmiddle/3c3e96fftd313bb693e77&690

http://s15/mw690/3c3e96fftd313bc5b0fde&690
http://s7/mw690/3c3e96fftd313bcf6ab46&690涵远堂内部

    谐趣园谐趣园位于万寿山的东麓,是一个具有江南风格的园林,它建在颐和园里,有“园中之园”的美育,在乾隆时期这个园林叫做惠山园。乾隆皇帝一生中最崇拜的人之一就是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一生有六次寻访江南的经历,乾隆皇帝一生也六下江南,但是不同的是康熙六下江南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寻访民情,而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游览的性质更大一些。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有一次他来到了江苏无锡惠山的寄畅园,三年之后他仿照寄畅园在万寿山的东麓修建了这座惠山园,在嘉庆十六年的时候改名为谐趣园,“谐趣园”的名字取自于乾隆的一首诗——《惠山园八景诗序》:“一亭一径,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步步谐奇趣”。

    在谐趣园中有一个亭子叫做兰亭这个亭子是仿浙江绍兴的兰亭,在兰亭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的是乾隆的御制诗《寻诗径》,乾隆皇帝在诗中说自己游惠山园,可得“步移景换”之奇境,灵感很容易被触发,可创作出好诗来,绝不必像李贺那样骑着马到处去寻诗。“寻诗”的典故出于《唐诗纪事》:“李贺每旦出,骑弱马,背锦囊,遇所得赋诗,书投囊中。”

    在谐趣园中还有一个知鱼桥,“知鱼桥”三个大字是乾隆的御笔,知鱼桥的名字来自于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一日庄子在濠水之上观鱼,庄子说:“水里的鱼多么快乐啊。”,他的朋友惠子说道:“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回答:“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

    谐趣园里还有一个建筑叫涵远堂,这个建筑是光绪时期为了慈禧而建的,现在涵远堂是一个卖东西的商店了。慈禧经常在谐趣园的池塘里钓鱼,当然有时候她也在昆明湖钓鱼,有的时候钓不上来太监会跳入湖中把鱼给慈禧挂在钩上。

    颐和园中有很多的建筑都是仿的江南的建筑,谐趣园只是其中的一个,这也体现了乾隆皇帝的江南情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