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爱出汗怎么调理?

(2025-06-10 15:08:16)
标签:

承康小儿推拿

健康

小儿推拿培训

宝乐齐小儿推拿

常听到家长说:“孩子睡着了头身汗多,甚至能浸湿枕巾衣被,或者说自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爱出汗,稍微一活动就满身汗。”如果能排除因环境、活动等客观因素及风湿热、结核病等疾病所引起的出汗,那么这应该就属于中医所说的汗证了。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在正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的病证,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内的小儿。睡中汗出,醒则汗止者称为盗汗,白昼汗出,动辄尤甚者称为自汗。前者多属阴虚,后者多属阳虚。小儿汗证往往自汗、盗汗并见,故在辨别其阴阳属性时还应考虑其它证候。

小儿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或禀赋不足,或调护失宜。小儿由于形气未充、腠理疏薄,加之生机旺盛、清阳发越,日常较成人容易出汗。若因天气炎热,或衣被过厚,或喂奶过急,或剧烈运动,出汗更多,若无其它疾苦,则不属病态,如单纯头部出汗,亦不属病态。一般来说,病态出汗,除头部汗多外,胸背、四肢甚至全身皆有汗,且比正常要多。

辨证分型:

小儿推拿调理汗证有显著的效果,根据日常多汗的表现等进行辨证,将其按照原因分为四种证型: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虚、湿热迫蒸。

1.肺卫不固证:

气虚卫表不固造成的原因常常为先天不足,或久病体弱耗伤元气,气虚不能固摄汗液所致。

表现:头部、颈肩背部汗多,动则加重,形体虚胖,平时伴有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易患感冒等症,舌淡苔白,脉细弱。

2.营卫失调证:

多因小儿在大病过后或者是脾胃虚弱时,营气不能收敛守内、卫气不能防外固密所致。

表现:以自汗为主,或伴盗汗,汗出而不温,畏寒恶风而不发热,或仅低热,伴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脉缓。

3.气阴亏虚证:

多见于元气不足,热病伤阴的患儿。

表现: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劳累后加重,神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干,烦渴欲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4.湿热迫蒸证:

多因过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之品,内停于胃肠,郁而化热,湿热中阻,汗液外溢所致。

表现:午后或夜间热盛汗出,四肢或额头出汗,口中黏腻,口臭,腹胀纳差、大便难,舌体胖、苔黄腻,脉滑。

调理方式:

1. 揉肾顶

定位:小指顶端。

功效: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操作:操作者左手拿住小儿左手,右手拇指在其螺纹面在穴位处进行旋揉,操作300~500次。

2. 揉足三里

定位: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功效:补虚止汗,调理脾胃。

操作:操作者一手拿着小儿一侧小腿,一手拇指对准穴位进行揉按,两侧各300次。

3.揉二马

定位:第四、五掌骨小头后方凹陷中。

功效:补肾滋阴,针对潮热盗汗

操作:操作者以拇指指端进行按揉,一侧穴位200次。

4. 揉涌泉

定位:涌泉位于足掌心,第二跖骨间隙中点凹陷处。

功效:补肾益气、滋阴敛汗。

操作:用拇指顺时针按揉200次。

预防与调护

1. 预防

(1)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小儿体质。

(2)注意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后体质调理,避风寒,调饮食,注意休息。

(3)积极进行调理。

2.调护

(1) 注意卫生,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拭汗勿用湿冷毛巾,以免受凉。

(2) 汗出过多者及时补充水分及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物,忌辛辣、烤炙、煎炸、肥腻之品,慎用或忌用辛散药物。

(3) 室内温度、湿度要调节适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