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保健法之推脊捏脊
标签:
承康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培训育儿 |
“捏积”是一门古老的小儿推拿法,在过去主要应用于小儿疳积保健,因手法是捏拿脊背,又被称为“捏脊”。
小儿捏脊法是结合捏、推、捻、揉、提等多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腰背脊柱两侧肌肉的一种中医保健方法。中医认为,捏脊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及增强机体能力等作用。
推脊柱,自上而下,能清热,多与清天河水、退六腑,推涌泉等合用,并适用于腰背强痛、角弓反张、下焦阳气虚弱等身体保健情况,故广为流传。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捏脊。每捏三下将背脊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在捏前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
次数:推100~300次,捏3~5遍。
作用: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
【引文】
《肘后备急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行之,从龟背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
《推拿仙术》:“伤寒骨节疼痛,从此用指一路旋推至龟尾。”
小儿捏脊时,应注意室内温度,小儿背部裸露取俯卧位或半俯卧位,操作者修剪指甲,用温水清洗双手。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和缓、灵活自然,两手力度均匀一致,前推的速度和手法的频率不宜过快。捏起的皮肉多少及提拿力度要适当,且不可拧转,以免小儿因疼痛而不愿接受治疗,小儿情绪不稳时也不可强迫捏脊。捏脊后不要马上进食,忌食生冷食物。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捏脊虽是小儿保健好方法,但需经过专科医生辨证及培训、指导后方可在家中自行操作,否则手法不对反而适得其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