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原则及方法《小组长培训机制》
(2013-10-11 13:46:38)| 分类: 合作学习 |
附件2
白官屯镇燕子河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原则及方法
1.因材分组、均衡发展
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例如:根据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上课发言等情况将全班同学分成A、B、C、D四类学生。其中,A类学生10名,学生指的是学习成绩优异,学习习惯较好,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孩子;B类学生10名,指的是学习成绩较好,学习习惯较好的孩子;C类学生10名,指的是学习成绩良好,学习习惯较差的孩子;D类学生10名,指的是学习成绩很差,学习习惯也不好的孩子。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性别等因素,体现各小组之间的平衡,适当时机,可以调换小组成员,但不能随意调整。
2.控制数量、确立组长
原则上每个小组4—6人,组长的选拔标准为:1学习比较优秀,责任心要强。2在同学之间要具有较高的威信。3能管住自己,有助人为乐的精神。4善于倾听自己小组成员的发言,听取其他组成员的意见。5要懂得怎样组织自己小组成员进行学习,鼓励同学多发言。但事实上,这一类的孩子在班里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必须对组长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有序进行。例如,上一例子中的A同学就可以考虑为组长,但也要结合其他因素比如是否有一定组织能力,他要在课堂上带领本小组进行学习,并对小组的学习,成绩负责。
附件3
白官屯镇燕子河小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长培训机制
中国有句老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见成效,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协调者。因此,我们要培养好小组长,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下面针对日常的小组管理、如何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如何组织小组独立自学和交流展示、如何做好小组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讲解,前两项内容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有序、持续开展起来,后两项内容是促进了组员们完成合作学习。
一、日常的小组管理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管理者,小组长就是小组的组织管理者,怎么当好小老师呢?
1、上课保证组员的听课效率和交流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组长要提醒组员听课时认真听讲,思考时投入思索,交流时积极发言,回答问题是踊跃参与。上课睡觉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老师讲课时做小动作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老师要我们回答问题时,默不作声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讨论时大声说话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交流时说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不能出现在我们小组。按学习提纲把任务分到个人(或对子)。学习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可以分容易一点的题目(最好是能从课本直接找到答案的);回答问题要积极主动,声音要洪亮。本组学生不能出现问而不答,回答不完整时,本组其它学生要立即补充完善。老师在的时候,我们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老师不在的时候,更要组织好本组成员,去预习或学习相关知识。做到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
2、管理本小组的课堂纪律,保证本组没有乱讲话的,没有乱走动的,上课了没有不翻开课本的,没有不学习的。如果哪个组出了问题,就和组长谈,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管理的好。
3、督促小组成员完成作业,组员做作业有困难上提供及时的帮助,但不让本组成员抄袭作业,督促小组成员改正作业错误。(督促学生学习时要讲方法,讲策略。不能谩骂、侮辱小组内成员)
4、明确帮扶对象,带头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与成绩差的同学交朋友,在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成绩好的同学要有耐心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应能认识到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成绩是件不轻松的事儿。
5、根据本小组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并记录统计。
6、协助班主任、 老师做好其他教学工作,如督促同学预习,检查同学作业,分发试卷等。
二、如何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1、组织。组织小组成员取好小组名称,提出小组活动口号,组织小组成员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奋斗目标、小组学习奖励条例、小组活动章程等;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小组相关职责,设计出小组工作轮流安排表;小组长要定期组织小组成员会议,总结分析本小组学习等情况,讨论提出改进办法,并提请老师对本小组工作作指导;小组长要组织小组学期或阶段工作总结(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绩考核情况、建议、打算等),以书面形式上报给教师;
6、协助。小组长要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工作。小组长要帮助老师收发作业、组织读背课文与公式、协助组织组内成员的听写等。
三、在每一节课上,我们要具体做些什么呢?
课前:
1、看组员的预习作业情况,等级分为:优、良、中、差
优:字迹工整,能很好地运用双色笔、预习内容全部做好。
良:字迹工整,不能很好地运用双色笔、预习内容全部做完。
中:字迹工整,不能很好地运用双色笔、预习内容全部做完,但不够精细。
差:字迹不够工整,不能很好地运用双色笔、预习内容不能全部做完。
2、对预习内容进行组内帮扶
3、群学(组内四人)
课上:
1、任务合理分配。谁是主展示人,谁补充,谁总结。谁在黑板前板书等工作,合理分配,确保人人有事做。
2、熟悉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要有不同问题不同的合作交流的程序。精确的把握学习时间,确保小组成员在适当的时间干恰当的事,讨论与本课程有关的话,不说无关的话题。
3、及时组织本组成员展开讨论和结束讨论。必要时要阻止小组成员的不规范的动作和语言。
4、小组长要自信心足,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起带头作用。
5、小组长在课堂上要清楚的知道小组成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让同学板演、回答提问、交流发言方面,小组长一定作好调控,要有针对性,不要只让优生参与。
四、最后我们要消除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教别人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习。
(1)要当小老师,要教会别人知识,自己必须得先学会,不但自己要学会,而且还要把知识讲出来,讲给不会的人,在我们教别人的同时,我们就会思考,用什么方法怎么讲就讲清了,
(2)同学不会这个问题,问题不在这个问题本身,而是究于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学的不扎实,教会他这个问题,你要给他讲还要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教别人的同时,你不但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更深入更透彻,你还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并且讲的多了,你就会用学科语言,描述问题。
(3)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我们知道,转教别人,两周以后,知识保持率在90%,你教别人,看上去费时间,可你想想这点知识以后你就永远会了,省了期中期末考试复习的时间,一算帐就清楚,实际是省了时间。在教别人的同时,我们学会了交流的技巧,学会了交流的方法,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巩固了我们的新知识,复习了旧知识,还提高了自己小组的整体成绩,这是一举多得呀。做到这些,一个学生就拥有了老师的素质,这时我们和其他同学比起来,我们是何等的有能力,同时我们又是多么的自豪呀。
误区二:教会别人,超过我我不就落后了吗?
首先说这种可能性有,但不大,就说真有,也不是什么坏事,你帮助了自己的组员,你多有成就感呀,你多么了不起呀。换个角度说,你培养了一个让自己永远不去骄傲的对手,让自己不停地努力,这不恰恰是在帮助自己吗?另外,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本组的成员,也不仅仅是本班的,本校的,我们班每个同学成绩好了,大家都优秀才叫优秀。
各位同学,你们毕竟是组长,可能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这就需要我们的组长们经常交流,互相借鉴各小组的管理办法,特别是对于小组内的不和谐因素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组长还要多和老师交流,去汇报你们小组的情况,去请老师帮助你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你就是同学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联络员。各小组长,我们班的同学守不守纪律,看大家能不能做出榜样;我们班的同学学习好不好,看大家有没有热心肠;我们班的同学有困难,看大家能不能伸出援助之手。其实,你们大家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培育,离不开同学的热心帮助,愿你们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尽情地展现你们的风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