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山南边境深度游(十六)勒布沟仙境

(2014-02-18 21:17:20)
标签:

旅游

西藏

错那

麻玛乡

勒布沟

      2013年7月6日(星期六)  第八天

    在酒店吃过早饭,我们九点开始出发去勒布沟,公里数为453016公里。

    勒布沟是山南错那县境内康格尔多山南侧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勒布,藏语意为“好的地方”。相传这里还有莲花生大师修行处的一处瀑布。

    从麻玛乡出来没多久我们就遇到一个小难题,前面一个岔路口,路边也没有指示牌,向哪里走呀?跟一个当地司机打听,我们知道个大概,继续前行,逐渐进入佳境。

http://s3/mw690/0016l7zZty6GGRQo6lAb2&690
    今天还是阴天,不时飘落些蒙蒙细雨,山谷里云雾缭绕,溪水、瀑布时常映入眼帘。这里的景色很像去墨脱沿途风景。

http://s13/mw690/0016l7zZty6GGPzjw6wcc&690

    这是一条沿河谷形成的山沟,沟底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宽度也就30米左右河流,公路沿河而建。

http://s6/mw690/0016l7zZty6GGPPq1qBf5&690

    两边是绿色的青山,山壁很陡很高,瀑布向洁白的哈达悬挂在山间。

    在我们停车照瀑布的时候一队西藏牌照的越野车开了过去,张师傅说有三辆车的牌照是西藏省政府的,另外两辆车是当地的,这几辆都是新款丰田霸道。我们继续前行,在一处瀑布下又遇到他们,经聊天得知这一行人是西藏政府巡视组人员,四月份就已经出来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到下面了解困难,协调解决。车队的司机说前面很快就到勒乡了。我赶紧招呼大家上车跟着他们走,择机蹭个方便。10:55我们到达勒乡勒村,边防连的一名中校军官放过巡视组车队,把我们拦下,告诉我们不要照军营和军事设施。

    http://s15/mw690/0016l7zZty6GFcxNqH41e&690

    勒村里有两条岔路,打听才知道向右上坡走“老兵饭店”门口的那条是通向森木扎(也称作“色木扎”)的。

http://s13/mw690/0016l7zZty6GGQ6TLBi6c&690

    这条路很不好走,大部分是翻浆路,路很窄,很多地方没法错车,胳膊肘弯好几个。11:15我们开到一片空地,看见那个车队也停在那里,司机在擦车。我赶紧上前询问,得知这里就是森木扎(色木扎)停车场,巡视组已经沿小路上山了。

http://s12/mw690/0016l7zZty6GFcVYefN7b&690
    我们也赶紧上山,小路在茂密的林中蜿蜒穿行,脚下是人工修筑的石板路,尽管高低不平,但是还算好走。

    大概走了十分钟,听见前面有水声,在转过一个小弯,看见一个瀑布出现在眼前。我们继续向前走,穿过一间房子的后面,终于追上了前面的巡视组。巡视组里面有一个对当地风景典故熟悉的人,通过她的讲解我们了解了很多情况,跟踪追击取得成效。

http://s13/mw690/0016l7zZty6GFdy5oIIcc&690
    这里有一块大石头,半人多高,需要三个成年人合抱大小,据说是从印度飞过来的神石,上面缠着些哈达。我们按照藏族的规矩从左至右转圈,一定要转单数。

http://s9/mw690/0016l7zZty6GFdZbOL648&690
    离神石二十几米有小个脚印,据说是莲花生大师8岁时留下的。

    脚印旁边还有一块巨石,上面有很多哈达,传说是莲花生大师修行的地方,学生们要是在在这里拜一拜能考高分。

    我们一路上总听到莲花生大师,好像是一个大圣人。回家上网一查,原来他的梵文名字是 Padmasambhava或莲华生,梵语音译为巴特玛萨木巴瓦,印度僧人。印度乌仗那国莲花生大士法相(即今之斯瓦特)人,建立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要人物,西藏密宗红教开山祖师,常被尊称为大师、大士、咕噜仁波切(意即上师仁波切)等。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古如仁波且(师尊宝)、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通称白麦迥乃(莲花生)。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入藏,帮助西藏正式建立了佛教传播的基础,因此受到藏族人民的爱戴,尊奉他为藏密的开基祖,是宁玛派的传承祖师。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苌国王族。圣诞日:农历五月十八。

http://s13/mw690/0016l7zZty6GFde4N4w3c&690

    我们回到色木扎瀑布脚下,这里海拔大概2860米,瀑布很壮观,从山顶流下,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但是今天阴天,这时还下起丝丝小雨,云雾缭绕中瀑布顶端时隐时现。    http://s15/mw690/0016l7zZty6GFeJulZQae&690    照完像我们开始下山,我发现在这里的小灌木枝上,岩石壁上挂着很多红、黄、蓝、白等的小毛绒球,在藏区其它地方都没见过,不知道什么意思。

 http://s1/mw690/0016l7zZty6GFgRc9DW00&690

    这里还有一个祭祀的小寺庙,没开门,门口还有一个香炉。

  12:05我们返回到森木扎停车场,一路边走边照,12:50回到勒乡勒村。   

 http://s7/mw690/0016l7zZty6GGQy3xlkb6&690                            勒乡勒村
    "勒",在藏语里是剩下的意思。据说门巴族人大多数居住在印占区,只有这个沟里还剩下一些,“勒”的地名便由此而来。

    中午我们决定在“老兵饭馆”吃饭。这是一对四川夫妻开的饭馆,还卖日杂用品和各色食品饮料。男主人负责炒菜,女主人负责招呼客人和上菜。今天中午就我们几个人在这里吃饭,我们邀请男主人炒完菜之后跟我们聊聊天。他自我介绍说当年他也是一个兵,在西藏服役,退伍后在这里开了餐馆,以前每年能纯赚20多万,现在规定军人不能在军营外吃饭了,所以餐馆的生意不怎么好了。我们真没想到在这偏僻的地方能赚这么多。

     他告诉我们过去这里是印度占领的地方,中印战争之后收复了,从这里在向南走5公里就不让游客通行了,那里属于纯军事区。从那个地方再向南走大概10公里就是实际控制线了。而且周围上山的制高点有解放军驻守,但是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山上大雪封山的时候就撤下来。

http://s1/mw690/0016l7zZty6GGYtTKRqc0&690

                      当年的屯兵洞清晰可见

    出了勒布沟就是印方实际控制区,那里离我方主张的最远传统习惯线还有100公里左右。老板还说曾经有个士兵与上级闹矛盾,带着军事机密跑到印度军营,被对方送回来后判了几年,同时处理了很多相关责任人。

http://s10/mw690/0016l7zZty6GFhb5Hbb09&690

    据说勒乡的茶叶和木碗在当地很出名。这里的木碗属于门巴族的工艺品,很有民族特色,但是乡长说制作木碗的工匠在地里干农活,要晚上才能回家,我们等不及了,留下一丝遗憾。

http://s3/mw690/0016l7zZty6GFniWNjA32&690
    茶叶属于高山品种,再加上无污染、不打农药等绿色概念,很值得尝尝。茶叶三百元一个礼品盒,里面又两小盒,包装的确有些粗糙。我们每人买了两盒茶叶。

http://s5/mw690/0016l7zZty6GGXxIyK884&690

    14:30从勒乡返回。这样的路况在勒布沟里已经属于相当好走的路了。

    离开勒村不久,我们来到一个瀑布前,就是我们第一次与巡视组一起停车的地方,这个瀑布就是岗亭瀑布。


http://s5/mw690/0016l7zZty6GFiaWlVi04&690
    当地人告诉我们,从瀑布旁边有一条小路,由此上山走半小时就能看到一个更大的瀑布。我们到瀑布旁边,还真看见有条小路,而且还要爬一个木梯子上山,我试着向上爬,发现梯子由于下雨很湿滑,长满青苔,这个梯子上去之后还要再爬一个。而且继续向前走路非常不好,考虑到自身安全我知难而退。

    我们在回去的路上还要找那个唐僧师徒取经的岩画,我们问了两次筑路的工人,按他们说的特意来回开车找,就是找不到。等我们回去找他们打算再问问时,确发现他们早已"云深不知处"了。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也没有旅游指示牌。回到北京在网上搜了半天才找到个小照片,但是只是局部,我还是不知道它所在的位置。

http://s1/mw690/0016l7zZty6GFnnDMqcb0&690

    据说这幅岩画反映唐僧师徒四人路过这里去印度取经的场景,画面里依稀看见唐僧的相貌,据说这幅岩画里唯独没有猪八戒,因为它跑到河里洗澡去了。哎!这个被藏民称为“汉人喇嘛”的岩画我们是无缘看见了。这也是这次旅游过程中又一个遗憾。

http://s8/mw690/0016l7zZty6GGSkE6snb7&690

    尽管我们没找到这幅岩画,但是很多也岩石上的图案也是很让人产生遐想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