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概述

(2015-07-05 13:29:16)
标签:

国际铁路

时评

运输

分类: 国际铁路运输专家王为

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概述:

自从1825英国达灵顿-斯托克顿,世界上第一条货运铁路开始运行开始。铁路这种陆地上大运量、低污染、低成本的物流通道就在世界得到迅速普及。各国为了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需要,都在尽力建设本国的铁路。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物流更加繁忙。互补性国际贸易和一体化经济发展,铁路物流的运输范围已超过国界的范围,需要接通更大地域的跨国界的物流通道。特别是工业技术革命发展较早的欧洲,更需要国际间铁路的互联互通。为此形成了以地域性、经济性、技术性为主的国际铁路协调组织。其中有以学术性、技术标准性为主的协会,有以政府间组织形式出现的运输协调机构。

在一路一带的战略方针下,中国铁路走出去、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大形势中。需要我们对国际铁路的组织协调形式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现在各种国际铁路组织中最大,与我国一路一带关系最密切的是国际铁路运输政府间组织《国际货约》铁路合作组织《国际货协》。下面的叙述首先从这两个组织开始。再依次介绍其他的组织。

1. 铁路合作组织《国际货协》

195111月1《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以下简称《国际货协》)和《国际铁路旅客联运协定》(以下简称《国际客协》)正式成立。当时创始成员主要是以原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主的8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前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

19537月,中国、朝鲜、蒙古国家铁路代表团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货协》和《国际客协》代表大会,并从195411日正式参加国际铁路联运,执行《国际货协》和《国际客协》规定。

1955越南铁路加入《国际货协》和《国际客协》。至此参加《国际货协》和《国际客协》的成员国铁路共有12国铁路。

后由于铁路间开展科技合作的需要及国际铁路联运的发展,必须创建新的组织形式,负责铁路运输领域的合作。需要建立政府级的国际联运管理机构。能够全面涵盖铁路业务各个方面。1956628日,在索非亚举行了《国际货协》各国主管部长会议,决定成立“铁路合作组织”(简称“铁组”),建立各国部长会议,成为《国际货协》各参加铁路的政府主管组织。

1966107古巴正式加入铁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苏欧集团巨变。东西德合并,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前苏联解体,各东欧、独联体国家铁路有退出的,也有新加入的。从原以苏联、东欧和部分亚洲国家为主,发展到包含了中亚、西亚部分国家。

截止2015年铁组统计资料:铁组成员共28个,其中25国铁路参加了《国际货协》。

铁组成员国家铁路:阿塞拜疆、阿尔巴尼亚、阿富汗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越南、格鲁吉亚、伊朗、哈萨克中国、朝鲜、古巴、吉尔吉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蒙古波兰俄罗斯、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捷克、爱沙尼亚。其中部分国家铁路由于地理原没有参加《国际货协》,有古巴和阿尔巴尼亚。

铁组观察员参加的国家铁路和企业共7个;

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德铁)、希腊铁路(希铁)、法国国有铁路(法铁)、芬兰铁路(芬铁)、塞尔维亚铁路国有企业(塞铁)、吉肖富铁路(匈牙利与奥地利合资的吉厄尔-肖普朗埃宾富尔特铁路股份公司)、俄罗斯联邦客运股份公司(20134月加入)

加入铁组的企业共有41个:分别来自奥地利、德国、格鲁吉亚、摩尔多瓦、波兰、俄罗斯、罗马尼亚、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匈牙利、爱沙尼亚、拉托维亚、亚美尼亚、斯洛伐克、法国、捷克、瑞士和韩国等国家的铁路运输企业,如下:

奥地利普拉塞和陶依尔公司、波兰AXTONE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法国国际铁路设备集团公司、捷克SLAVJANA铁路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罗马尼亚运输服务投资股份公司、波兰CTL多式联运服务公司、俄罗斯铁路运输通信股份公司、哈萨克斯坦КАЗФОСФАТ有限责任公司、捷克JERID有限责任公司、俄罗斯穆罗姆道岔厂股份公司、 摩尔多瓦RDM科研生产企业、罗马尼亚UNIFERTRANS股份公司、德国Elektro-Thermit公司、罗马尼亚铁路运输经营公司、乌克兰刻赤道岔厂有限责任公司、波兰比得哥什佩萨铁路运输股份公司、俄罗斯CTM有限责任公司、乌克兰PLASKE股份公司、捷克铁路科学研究院股份公司、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道岔厂股份公司、斯洛伐克BETAMONT有限责任公司信号设备维修生产企业、匈牙利匈铁货运股份公司、俄罗斯МостГеоЦентр有限责任公司、德国POLZUG多式联运有限责任公司、 俄罗斯第一货运股份公司、德国马克斯博格公司 、乌克兰ТРЕЙН УКРЕЙН有限责任公司、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国际港股份公司、波兰Freightliner集团公司、俄罗斯联邦客运股份公司、伊朗Niroo Rail运输公司、 波兰Tines股份公司、爱沙尼亚E.R.S.股份公司。拉托维亚AED铁路服务公司、乌克兰Райдо科技运输企业、亚美尼亚南高加索铁路股份公司(南高加索铁路公司)、俄罗斯VIP服务公司、德国维藤铁路设备有限公司、波兰绿山铁路承运人股份公司、摩尔多瓦基希讷乌铁路运输代理股份公司、韩国铁道公社。

2. 国际铁路运输政府间组织《国际货协》

该国际铁路运输组织的正式名称是:《国际铁路运输政府间组织》Convention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by Rail(英文缩写:OTIF,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在我国出版的铁路合作组织和原铁道部文件中,有时翻译成“国际铁路运输委员会”或“国际铁路运输组织”,是不太完整的译法,应该以商务部文件中的翻译名称“国际铁路运输政府间组织”为准。

1890欧洲各国铁路代表在瑞士的伯尔尼举行的会议上,制定了《国际铁路货物运送规则》,自189311日施行。从此,国际铁路货物联运才有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国际铁路规章,并正式开始了国际铁路货物联运。

以后于1924年、1933年两次修改,在1934年伯尔尼会议上重新修订时改称为《国际铁路货物运送公约》,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Rail英文简称CIM. 中文简称《国际货约》。1938101日开始施行。当时参见国铁路主要以欧洲国家为主共有24个成员。

因铁路技术的进步和各国经济发展铁路变化,又有多次修改。还是以欧洲国家铁路为主,但已有部分中亚和北非国家铁路参加。 198059再次对该公约又进行了较大修订,修订后的公约英文全称Convention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Carriage of Goods by Rail,英文简称COTIF中文依旧是国际铁路货物运送公约》(简称《国际货约》)。当时参加成员有 39个国家参加。在苏欧剧变后,又有部份独联体国家陆续参加,现在《国际货约》正式成员国共有49个,如下: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奥地利、比利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格鲁吉亚、希腊、匈牙利、伊朗、伊拉克、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摩纳哥、黑山、摩洛哥、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乌克兰、联合王国(英国)、约旦。

    在这里请注意,同时参加两个国际铁路运输组织的国家有: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匈牙利、伊朗、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乌克兰等13个国际铁路。

3.国际铁路协会

18841213在布鲁塞尔庆祝比利时第一条铁路诞生五十周年时,在各铁路机构和政府代表参加的第一届科学代表大会上成立了国际铁路协会(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Railway Congress Association,简称IRCA,中文简称“国际铁协”)。其宗旨是促进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及其技术进步; 改进运输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 根据需要通过定期召开代表会议来加强各成员路之间的经验交流, 保证向成员路提供有关运输业发展的信息并出版科学技术杂志。国际铁路协会的成员包括79 个铁路管理机构、29 个政府组织、16 个国际组织的代表。

4.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铁路团体会议

全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理事会国家政府间铁路团体会议(Intergovernmental Railwag Group Meeting of the Economic &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 the Pacific)。总部在泰国曼谷,成员为亚太经社理事会成员国铁路。主要是分析亚太地区铁路形势,探讨铁路对社会发展的途径,并向亚太经社理事会提交关于铁路运输的报告。

1960年,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首次提出建设泛亚铁路网的设想,全长1.4万公里。20061110日,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18个亚太经社委员会成员代表签署了《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议》。这份政府间文件的签署,确定了泛亚铁路网的框架。《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定》涵盖亚太地区28个国家,铁路总长度达11.4万公里。该协定通过选择和确认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铁路和站点,规划了一张覆盖亚太地区的铁路交通网,并对线路通行能力、车辆负载轨距和运行互通性等相关技术特性提出了指导原则,以促进亚洲地区乃至亚洲通往欧洲的部分重要铁路的连通和便捷。

5.北美铁路协会AAR
   北美铁路协会(AAR)是确保北美铁路安全、迅速、高效、整洁、技术先进的非营利性技术协会,其成员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铁路货运公司以及美国客运公司(Amtrak)等;其业务主要涉及铁路货运方面以建立行业标准为基础的技术服务,不同组织机构之间的运输协调和铁路技术基础性、耐久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等。是美国一级铁路的行业代表。

6.国际铁路联盟UIC

1922121成立的国际铁路联盟(简称铁盟)。是根据热那亚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的建议成立,盟址设在巴黎。也是世界铁路最大的非政府性铁路联合组织和国际标准化机构。主要由欧洲一些国家的铁路机构以及其他洲的铁路机构和有关组织参加。其宗旨是推动国际铁路运输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改进铁路技术装备和运营方法,开展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实现铁路建筑物、设备的技术标准的统一。现在已发展为有91个国家的199个铁路团体成员。中国是UIC的创始国之一,但由于旧中国缴不起会费而被停止会籍。19796月我国恢复在UIC的席位而成为正式成员。随后又在19811月加入国际铁路联盟试验研究所ORE),

7.欧洲铁路研究所(原名国际铁路联盟试验研究所)

195011月国际铁路联盟在荷兰乌德勒支成立了国际铁路联盟试验研究所,是目前国际权威性的铁路研究机构。主要从事铁路基础研究,促进机车车辆与固定设备的性能改善与技术改造,推广科研成果,承担制定UIC规程的前期试验及验证工作。我国在19811月加入国际铁路联盟试验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199112月,铁盟(UIC)管理委员会通过决议:将国际铁路联盟试验研究所(ORE)更名为欧洲铁路研究所(英文全称Eruopean Rail Research Institute, 简称ERRI)。其原因是欧盟国家铁路运输一体化的进程发展所致。ERRI将在欧洲铁路的协调方面起到更积极的作用。现在的工作成果有两类:a、研究报告(RP);b、技术条件(DT)。这些报告中提出的特征参数、计算方法、结构形式统一化、标准化建议及试验数据等,都是为制定UIC规程提供技术依据。

8.非洲铁路联盟

19729,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了非洲各国铁路代表会议, 决定成立非洲铁路联盟(Union of African Railways)。成立非洲铁路联盟的宗旨是加强各国铁路的国际合作。联盟认为, 首要的任务是改进铁路交通工作, 降低原料的运输费用, 将生产的成品迅速运住国内外市场。协调非洲大陆所有铁路的工作。目前, 参加非洲铁路联盟的的有非洲四个区域的29个铁路组织。参加非洲铁路联盟的的有非洲四个区域的29个铁路组织,有: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乍得、刚果、吉布提、埃及、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几内亚、肯尼亚、利比亚、马拉维、马里、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多哥、突尼斯、刚果人民共和国、赞比亚。

9.阿拉伯铁路联盟

阿拉伯国家拥有土地1330万平方公里,近2.7亿人口。成立于1979年的阿拉伯铁路联盟 Arab Union of Railways (UACF) ,总部在叙利亚阿勒颇市(Aleppo)。旨在促进阿拉伯各国铁路间合作,协调各国铁路之间活动。以及与国际铁路的联系。成员为亚洲和北非的19个阿拉伯国家。成员:包括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毛里塔尼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苏丹、吉布提、索马里及科摩罗岛等国

10.独联体铁路运输委员会

前苏联解体后在1991125日,各独联体国家的铁路行政和管理机关领导人签署了成立独联体铁路运输协调机构的协议,并在同年214日得到独联体各国政府首脑批准。独联体铁路运输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协调各个国家之间的铁路运输工作,并制定国际联运、运输收入及费用清算、运价协调等铁路业务活动协调原则,其常设管理机构是执行委员会,总部设在莫斯科。根据1992320日于基辅举行的首脑会议决定,将货车和集装箱分配给各国,原则上按线路比重分配,而使用超标时应向独联体付费。

11.欧洲统一的铁路体系(欧洲铁路署

铁路在欧盟运输政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提高铁路的市场竞争力为基础实现可持续运输,是欧盟实现新运输政策的基础。1991年欧共体理事会通过91440号文件,确立了欧盟铁路一体化的基本框架,成为欧盟铁路一体化的法律依据。2000年欧盟委员会(EC)通过了欧洲第一个铁路改革一揽子方案(FRP),在全欧洲层次建立一个保证铁路安全和互连互通得以有效实施的欧洲铁路管理署(European Railway Agency),在2004年开始运作,是欧委会和各成员国的咨询机构,为它们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并促进各国铁路管理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协调成员国关系的权力。 2007年国际铁路联盟启动铁路货运联盟项目,并在2010218日在瑞士苏黎世签订了货运联盟协议。全欧铁路系统及欧盟委员会在欧洲铁路建设意见:在未来20年里,努力建立欧洲统一的铁路体系,争取实现欧洲铁路运输关键系统的互用。

欧洲铁路共同体CERCommunity ofEuropean Railways (CER).欧洲铁路共同体的成员路包括:爱尔兰、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荷兰、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等欧盟12国。以及瑞士、奥地利、挪威、瑞典等共16国铁路。由于欧洲国家铁路“上下分离”体制,实际欧洲铁路共同体成员铁路是25个。总部在布鲁塞尔,宗旨是按照欧洲的标准代表铁路部门利益、加强与欧盟其他有关协会的联系、促进关于公共交通及相关政策制定、推动各成员铁路的合作。

欧洲2020年铁路研究共同战略是由欧洲铁路工业联合会、欧洲铁路共同体、国际公共运输联盟以及国际铁路联盟等机构共同制定的。根据这项战略,在未来20年里,欧洲铁路研究的主要课题是技术设备的统一或互用、远程信息处理、铁路运输安全和环境保护。要实现的目标是,在2020年以前,使欧洲铁路客运人数和里程提高一倍,使货运吨位和里程提高两倍,使建设能力提高两倍,使各种能耗减少50%,使有害物质排放减少50%,彻底消除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以及根据市场需要,不断提高欧洲铁路运输网的能力等。

12国际铁路协会(简称国际铁协—IRCA

国际铁路协会,(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Railway Congress Association,简称IRCA,中文简称“国际铁协”)。1 8 8 4 12 1 3 日在布鲁塞尔庆祝比利时第一条铁路诞生五十周年时, 在各铁路机构和政府代表参加的第一届科学代表大会上成立了国际铁路协会,会址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截至1981年,参加协会的会员共97个。

国际铁协的宗旨是加强各会员之间铁路运输业务的经验交流,促进铁路运输的发展。其主要活动方式:召开定期会议或专家会议;向会员提供专门问题的资料;出版刊物,如,同国际铁路联盟合作出版《国际铁路》和《国际铁路文摘》。国际铁协每34年召开一次定期大会,讨论管理委员会提交的问题和有关铁路的科学技术论文,并通过决议。

13.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协调委员会(КСТП)

西伯利亚大陆桥国际运输协调委员会。委员会现有90多个会员,来自60多个国家,包括独联体国家、德国、芬兰、蒙古、日本、韩国、中国及欧盟等的铁路公司、货代协会、海关、港口和船运公司代表。该协调委员会主要作用是:通过协调国际成员间的各项活动,维系欧亚运输通道,吸引货源,为承运商、经营者和货运代理商创造合适的经营条件,制定共同遵守的经营原则,帮助其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俄罗斯和相关国家间运输和经济关系的共同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