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注意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其水平相对高于当时的平均水平,差距越大、则越牛。同时大师的评判必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只讲绝对值就没意思了,比如现在随便一个网络写手的写作水平轻轻松松达到胡适张爱玲这类酸腐反动文人汉奸婆子的档次,但这些网络写手不能称为大师,因为类似角色太多了、不构成对平均水平的优势。
我们知道数据统计中最基本的两个指标是均值和偏差,大师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解释——
均值角度——大师出现的必要条件是水平远高于均值,可能性一是大师极其牛、二是平均水平很低,考虑到人类智慧的发展趋于缓慢或停滞,而且牛人不可能无限牛,因此大师出现的条件是当时人的水平的均值很低。显然,这种大部分人不幸福的年代不是好年代;
偏差角度——大师由于远强于当时,表示大师水平处于远高于均值的位置,也就是社会偏差很大,强弱分化严重。这表示当时的教育系统被打乱,因为正规教育的好处是效率高、能大批量培养人,但坏处是扼杀个性、培养出来的人趋于一致(偏差小),因此正规教育难出大师,大师辈出的年代必然是教育秩序混乱、是大部分人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的年代,其结果必然绝大部分人流离失所、少部分幸运儿冒尖,所谓乱世出英雄就是讲这个事情的。显然,这不是一个好时代。
所以结论——
一:大师辈出的年代不是好时代、是普通老百姓的噩梦时代。比如春秋战国、秦汉之交、三国时期、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近代民国;
二:大师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牛、运气好、炒作妙而已;甚至都不需要炒作、活得够长就行了——比如民国是中国人人均寿命38,只要活过这个年龄就很有可能当大师了;
三:现在中国比较稳定,国民平均水平急剧上升,因此无法出大师,所以主席很早就鼓励大家“六亿神州尽舜尧”,为人民服务才是正道,别光想自己扬名立万、那是私字作怪;
四:大家心态平和一些,现在正经出名太难了,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五:现在出名的家伙基本没好人、尤其是文人——出名无非正向负向而已,正向出名没本事、只要负向出名,所以公知、作家、教授、精英、专家、法官、律师、记者、导演、演员、果粉中好人极少;
六:因为民国“大师辈出”而捧其臭脚的人,数学不及格、三观也不正,不宜深交。
注:
1、本文基于统计,对个案免疫
2、本文阐述的道理十分简单,智商正常的人完全可以理解、所以就不用图说明了
微博名:秦师名粤
公众号:现代质量
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