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个问题看来有必要好好解释一下了——长话短说,这些网友理解的质量是传统质量,而师老师搞的是现代质量。
所谓传统质量,典型的描述如ISO9000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定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个定义中的关键是固有,比如一个产品的性能就是固有的,而成本、交期、服务、品牌等等则不是固有的。但一则现在的产品趋于同质化、固有性能不再是客户选择的主要依据,二则顾客关注的焦点不但包括传统的性能,还包括成本、交期、服务、品牌等等指标,因此质量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之前固有的性能之类了,为了方便理解和记忆,也为了有别于传统质量,我把现在的质量称为现代质量。
显然现代质量包括了性能、成本、交期、服务、品牌、甚至CSR(企业社会责任)、BCM(业务可持续发展)、PEM(卓越绩效模式)等等,当然我们很厌烦这种罗列概念的风格,所以简而言之,现代质量关注的焦点是企业的综合管理,不单单是之前的产品性能了。
既然师老师是研究现代质量的,那么结合现代质量的知识(可以分为工具、流程、体系、绩效等层面)写写时评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不算不务正业。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d5fedfdceda509546af861784e2fd928.jpg今天我们就聊聊近期的两则新闻:一是河源高速公路出口的桥被压塌,二是南京的惨烈撞车。
先看河源塌桥事故:6月19日凌晨3时许,位于粤赣高速广东河源城南出口的匝道桥突然垮塌,4辆大货车栽落桥底(总重超过400吨),造成1死4伤。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472549b14849fec530a3137283ca42c1.jpg
关于此事各方的说法:
桥的业主及相关专家:四量货车总重超过400吨,桥梁不堪重负被压塌。出口位置道路带有弧度,所以更容易侧翻;具体见http://t.cn/R2uXQdQ
司机:桥的建造质量不合格才是主要祸因;具体见http://t.cn/R238nnI
以人民网新华视点为代表的媒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桥使用不到10年就塌,超载不能成为免责的理由。具体见http://t.cn/R23hyBV
——看到没,什么人讲什么话,都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讲。啥叫阶级?这就叫阶级!
网友们则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基本也可以归为上述三种意见。
此事目前还在调查中,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当然分析是可以的——现在可以落实的关键资料有“该桥设计承载为桥梁20级,其具体指标为,一辆载重55吨的车辆在桥面通行时,前后各允许一辆20吨的车辆通行,3车间距须大于10米”,也就是桥能承受的最大安全重量是大约95吨,而“每辆货车运载的瓷土达60多立方米。而保守估计瓷土的密度在1.3左右,因此每辆货车加上运载的瓷土重量达100吨左右(车的自重超过25吨)”,所以桥面是在承受了超出四倍多安全重量的载荷后被压塌的,考虑到车是顺次到达事发地点,也就是第四辆车到达后才塌的——承受300吨重量的时候还没塌,所以初步判定桥的施工质量没问题!
然而就有人出来献丑了——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fff63a3667ad43454a25ad9820ed1508.jpg
以后朋友们见到这种人绕远一点!为啥?法律好像规定被精神病人打了是白打!明白了吧!
这种可笑的观点要么是真傻,要么是混淆了质量和等级的概念——这个桥梁是20级、安全承载就是95吨,300多吨才垮掉,我认为初步判定这是一个优秀工程!
当然你可以抬杠说可以把桥的级别修高一点,这样质量不就提高了?——你这里说的质量是传统质量,不考虑成本的。可是成本应该被考虑吗?废话,当然要考虑啊。这就是现代质量全面的特点。
而且即便不计成本修得非常坚固,但万一来了更大载荷呢?
少跟我矫情什么设计一百年的十年就塌,人家那一百年是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好不好?就像中国人目前人均寿命是76年,也就是设计寿命是76年,但保不齐出意外对不,你难道能据此否定中国人均寿命是76年的事实?
当然还有网友说什么货车超载问题啊、公路管理问题啊等等,那是别的范畴的事情,此文不谈。
接下来说说南京惨烈的撞车事故:20日,南京一宝马车撞上一马自达轿车,马自达车内一男一女被撞出车外,不幸身亡。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e292497dc2023253a4f531156f0de126.jpg
我看了事故视频,当时宝马快得几乎看不清,被撞的马自达一下就散架了,抛起的零部件甚至看起来像爆炸的烟雾腾起,这个场景让我想起来射击项目的飞碟被击中的一霎那腾起的烟尘——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5afcd9e367def22de14065e86dd6f7ce.jpg
事故仍然在调查中,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但是关于车我们可以说道说道——被侧面撞击后,马自达只剩下一半了!
有网友因此自然提到日本车的质量问题,当然不出所料又有人开始反驳,什么日本车省油啊、设计人性化啊,还说如果此次事故中两辆车换个位置宝马也要完蛋啊——这个我不信,要不你找一个日本车撞毁宝马的事故给我看看?
长久以来,日本车有质量好的名声,其实这是一个假象,尤其是现在,汽车同质化明显、国产车也进步显著(你知道我在俄罗斯和埃及看到奇瑞的4S店时有多激动吗?),日本车的质量问题更加显著地暴露!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以日本车省油的忽悠为例来分析,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大家提起的日本车质量特型、也很有迷惑性。
其实日本车所谓省油的秘密:
1、车轻。通常日本车比同级的欧美车或奇瑞等等要平均轻140公斤左右,也就是两个成年男人的重量,那能不省油吗?
2、技术。日本车很早使用了电子风扇控制,也就是延迟散热风扇的启动,让发动机快速升温、达到理想工况。只是这个技术现在已经普及了,不是日本车独有;
3、花招。主要是里程表做手脚。日本车曾在美国被查发现里程表搞鬼:明明只开了95公里、里程表却显示为100公里!——看到没,连干爹都敢糊弄,更不要说中国市场了;
4、忽悠。把省油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其实即便百公里油耗6升和10升的比较,家轿每月里程1500公里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百公里油耗10升的汽车无非每月多了60升的油,按目前油价大约400块钱,实际的数字会更小,因为6Vs10的比较是很极端的,即便差距有400,这点钱对开车的人根本不算什么,尤其是和车的安全性甚至生命相比的时侯。
所以日本车的省油其实是虚假的概念,至少从这个指标而言,日本车是质量很差的!
所以日本车不但在传统质量的概念下质量很差、在现代质量的概念下更差!
不但如此,日本质量好的神话一个个在被打破,二十年之前我们我们对日本质量充满了崇敬,我上学时很羡慕同学买的SONY收放机,虽然我自己买的熊猫牌单放机用起来也不错,但总觉得档次上有差距,因为那是一个日本电器牛哄哄的年代。可是现在呢?除了数码相机谁还买日本电器啊,而且数码相机已经遭到智能手机的凶猛进攻!对日货情有独钟的也就是吴晓波组织自己旗下的蓝狮子会员之流到日本买中国造的马桶盖了——丢人无节操的吴晓波啊!鄙视!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全球总共620多个行业中,中国超越日本的已经超过600个行业,日本质量已经是明日黄花了,所以安倍政府才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不智!
所以朋友们,对中国质量有更多信心吧,做好我们的工作吧,我们的努力更多,中国的质量就进步越快!因为现代质量关心的是企业的综合管理。
最后,想起前几天一个德国小伙和女友分手分割汽车的新闻——这个人把两人共有的一切都锯开以示绝交,包括汽车。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logo_cn/dc99703d314734b771154a4d2f88d94b.jpg
可是看看照片——谁说德国人严谨?明明应该纵向分割嘛!偷懒!看来德国质量也危险了!
当然我们理解这个小伙:车结实、横向分割省事——那你下次买个日本车不就得啦,找个高速公路的柱子一撞就全分开了不是!——去年发生在江西的事情,一辆尼桑在高速公路撞到护栏,从中间齐齐割开分为两半,乘客全部遇难!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xdzl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