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欠揍女司机、鲁莽男路怒

(2015-05-05 16:51:05)
标签:

杂谈

欠揍女司机、鲁莽男路怒

这两天关于成都男司机暴揍女司机的视频很火,网友们从各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感谢万能的互联网,事情一步步被深挖下去,很有意思的素材慢慢露出来了。

其实当我第一眼看到暴揍视频的时候就觉得没那么简单,因为男司机是带着老婆孩子的,如果是我带家人出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随着人类掌握的机器的程度的加深,我们已经很难从外表看到一个人的真正战斗力了、贸然争执或打人是很有风险的。

比如很多汉奸洋奴夸洋鬼子素质高、公共场合讲话声音小,咒骂中国人喜欢大声讲话、没休养云云。其实凡是轻易拿素质说事的人才是素质不行的人:自己不自信、总要找比自己还差的人比比,然后就人云亦云地开始污损自己的同胞。其实我认为中国人讲话声音大正说明自由、可以宣泄情绪、有利身心健康,而洋人小声小气正说明受压抑、容易憋屈变态!而且讲话声音大小和空间相关、根本不是素质问题:你让陕北甘肃的放羊小伙和对面山头的姑娘小声说话试试?洋人说话声音小主要是因为不禁枪——你看我们中国人大声讲话引发口角后无非严重到板砖菜刀的程度,洋人惹急了掏出枪来一家伙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了枪,英国女王和施瓦辛格的战斗力基本就扯平了。

好了,说远了,我的意思是第一眼看到视频的时候就觉得很怪,一个拉家带口的男人会被气得暴揍女人——其实打女人也没啥、该打就要打的,现在网上有女人不可以打的奇怪论调,太小清新了。此次女司机的老娘出来煽情,说出事后彻夜难眠、自小就没打过孩子。其实反过来讲,你老人家早年教育孩子的时候打她几顿、让她别那么跋扈,这次的亏不就吃不到了嘛!

所以我觉得从视频看有点蹊跷,坐待反转,果然几天下来,更多信息纷至沓来,原来此前女司机野蛮驾驶,强行变道(说明一下:变道不但要打灯、而且不能妨碍正常行驶的车辆,视频中女司机险些逼停男司机,有错在先)、一路又报复性地别人家、嘴里还不干不净——这样被揍就很合理了,从长远看这对她有好处。

结合更多的资料显示此女一向野蛮开车、跋扈对人以及刚开始对记者谎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来看,这个人的人品很有问题,更多的网友也加入反转的行列,纷纷表示行车记录仪很重要,在谴责打人者的同时也对其报以一定的同情。老实话讲这个男司机表现还是不错的,立马诚恳道歉,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女司机一方,结果越挖越深、事情越来越明。好!

中国家用汽车元年大约是2002年(我就是那年学车买车的),从那之后买车渐渐不再成为新闻,尤其是万恶的房地产导致很多人买不起房,那就买个车先开起来,现在没个驾照都是个稀罕事。所以虽然驾照考试看起来难了(只是看起来而已、以前可是要同时学修车的)、价格也从我学车时的1700涨到四五千,但林子一大、各种鸟都来了,奇葩的司机和开车习惯也不例外,我所在的深圳因为是一线城市、汽车文化形成得早、总体尚可,政府也严格管理,比如拍到开车不规矩的行为(包括弹烟灰、扔纸巾之类)可以通过微博爆料、核实后奖励500之类的,照此本次挨打的女司机先得罚上一两千再说,我觉得这个思路好,大家互相监督制约、规范行驶,最终对大家都好。

此次事件中的另一个点是关于女司机是否适合开车的问题,女司机也早就被打造成一个奇怪的群体了。我认为男女司机开车有差别、但不是决定性的。我周围正反案例都有,比如我家领导开车就行,好几年没擦碰;而一位好朋友的太太则是个传奇:2002年学开车、到现在还没拿本(十三年了),可谓女学员中的标本,虽然她有一些特殊情况(丢身份证、生两个孩子、学员资格过期、考试失败等等),但对开车有畏惧、不善于开车肯定也是原因。

开车是为了快捷,但前提是安全,否则一切无意义。所以各位朋友还是都谦让一些、减少路怒。另外买车尽量避开日本车——即便不考虑中日关系,买日本车也不妥:同等价位下,日本几乎总是最轻的,事故中属于受伤害大的一方。别看重那几个汽油钱,即便省油一个月下来能省多少?没意思的。何况日本人还在里程表动手脚:曾在在美国被揭发,实际开95公里就、里程表显示为100公里——合理的推断是,类似问题在中国其实更严重!

最后送句话给此次事件中的女司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