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中午吃饺子,想起一件困惑已久的事,为什么煮饺子时要加几次凉水呢?我最早是从妈妈那听来的这个做法,后来离家求学、工作,辗转过几个城市,看到很多地方都有这个习惯,可是一直不知道缘由,随手发了一贴,不成想对此事好奇的朋友还真不少。
http://p1.pstatp.com/large/c5c000554c868249c5d
看了看大家的评论,还挺有意思,归结如下:
1、“不是所有地区都有煮饺子加凉水这个习惯,也有一直煮,然后就捞出来吃”
在评论里不少朋友说到自幼吃饺子就没听说过加凉水一说,可见这条并非大中华煮饺子的必需流程。而且,不加凉水的朋友天南海北哪都有,并不只是在南方或北方 。
2、“通过加凉水的次数来判断饺子熟了”
这个说法我觉得不靠谱,应该是“煮饺子必须加凉水”这个想法根深蒂固后的结论。不然,那么多不加凉水的地区都是在吃生饺子了?
3、“老式的灶台对火力不好控制,火太大一直开锅后容易溢锅或是把饺子煮烂。”
通过加凉水来达到调节锅中水温的目的。提出这个说法朋友有不少,看上去好像也有些道理,但老式的灶台也并非不是完全不能调节火力,比如调节“风门”的大小,虽然不能像燃气灶那样随意,但也不至于只是一种火力,想想用老式灶台也是能长时间小火炖、煮很多食品的哦,并非只能大火猛攻。
http://p3.pstatp.com/large/c5b0005650c4cf95009
4、“皮和馅的问题”
有个说法是大火煮皮,小火煮馅,通过加凉水使得皮和馅熟度同步,避免皮都煮爆了而馅还是生的。关于这点,我看到知乎上有很专业的帖子在讨论,都是极为专业的术语,看完了感觉更糊涂了。此处省略一千字...
5、“为了口感”
有朋友以煮面条为例子提出的这种说法,我觉得靠谱。煮熟的面条在吃之前过凉水对于口感有很大影响,煮饺子也是同理。这点的专业说法是:“过凉有两个作用:一是让刚从锅里捞上来滚烫的面条骤然遇冷收缩,变得更加紧致,二是同时洗掉表面一部分水解程度较高的浆糊状水解淀粉薄层,让面条变得不粘牙。(知乎-包龙图-2013-10-04)。”按照这个说法,煮饺子时加凉水是应该均匀浇在漂浮的饺子上(脑补老灶用瓢浇水),而不是直接倒进锅里,回想在饺子馆看到的加凉水场景确实如此。
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背后细究起来可能很复杂,不一定要去分什么对与错,作为茶余饭后闲谈,也别有一番滋味啊。
您家煮饺子,加凉水吗?
http://p3.pstatp.com/large/c120002b539425e2b99
耳科赵医生为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