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哲人先知 |
原创:心天合一
巴西、南非、印度三个囯家的历史上都有过因外族入侵、移民和统治而形成的多人种聚居的复杂情况,种族问题也成为这些国家发展历史中的关键因素。
1、巴西:多彩民族的“种族天堂”
巴西既有欧洲白种人,也有非洲黑人,还有黄皮肤的土著印第安人和亚裔移民。更重要的是,在巴西还有大量融合上述三种血统的、肤色深浅不一的混血人。因此巴西被称为多彩民族。
1500年葡萄牙人卡布拉尔到达此地,打破了长期居住于此的土著印第安人的宁静。此后300年间,大量葡萄牙、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等欧洲白种人到此拓殖。巴西民族的颜色也由此开始多样化。
随着巴西种植园的兴起和矿山的开采,葡萄牙殖民者为解决劳动力不足,从1532年开始有300多万黑人奴隶被贩卖至此。
从19世纪末期开始,大量阿拉伯人和亚洲人也开始到巴西淘金。19世纪末巴西政府曾派人来到中国,与清政府商谈希望人口众多的中国向巴西移民,但被清政府拒绝了。取而代之的是日本人大量移民巴西。
世界各地各个种族不断涌入和融合,使巴西成为了世界“人种大熔炉”。
在巴西种族平等的观念由来已久。早在16世纪,耶稣会教士在巴西土著印第安人中传播天主教教义,反对奴役印第安人。耶稣会教士还办了学校和印第安村寨,让印第安人在其周围形成许多部落,力图保护印第安人免遭奴隶贩子的追捕。
由于耶稣会的活动与葡萄牙殖民者掠夺印第安人的行径发生了严重冲突,导致耶稣会传教团在巴西共存了210年之后祓驱逐。
在巴西贫民区里,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混居的,婚丧嫁娶、互通有无。黑白通婚后,产生了混血儿。除了白人、黑人,还存在种类繁多的中间种族。因此在巴西语言里,表示肤色的词语有六十多个。
美国有一条著名的血统法则即“滴血法则”:一个人即使身上有一滴黑人的血液,就被认为是黑人,哪怕那滴血来自数代之前从未谋面的曾高祖或其他直系亲属。
而巴西并不存在依据血统严格界定的种族。巴西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物特征,如肤色深浅程度,来进行种族划分的。一个人可能被划分到与其父母亲属完全不同的种族。
正是因为“种族界定上的模糊性”,使得巴西人不用种族的眼光来相互审视,近百年来巴西从未发生过严重的种族冲突,幸运地规避了像美国、南非那样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问题。
巴西融洽的种族关系被赞誉为“种族民主” 和“种族天堂”。
2、南非:黑白两重天
南非人主要由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亚裔四大种族构成。以黑色人种为主。
黑人主要有祖鲁、科萨、斯威士、茨瓦纳、北索托、南索托、聪加、文达、恩德贝莱等9个部族。
白人主要是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和英国血统的白人。
有色人是殖民时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隶的混血人后裔。
亚洲人主要是印度人(约占99%)及华人。
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
南非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有过长期被外族侵略的殖民地统治的历史。
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和后来南迁的班图人。17世纪后,荷兰、英国相继入侵南非。20世纪初,南非曾一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1961年,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南非共和国。
南非白人当局在国内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种族隔离制度把南非人分为白人、有色人种、黑人等几个基本种群。华人被划为白人下面的一个亚种群,日本人则被归为"荣誉白人"。这个制度的意图是把占人口大多数的非白人变成少数的白人的工具。
南非人民在以曼德拉为首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的领导下,为推翻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1994年4月,南非举行首次由各种族参加的大选,曼德拉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但自从废除种族隔离后,大量本来由白人占据的工作岗位给了黑人,但黑人却没干好,导致经济每况愈下,白人过不好,黑人也过得没有以前好了。
有条件的白人纷纷逃离了南非,剩下些没有能力离开的穷白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贫民窟,被网友戏称“过的连狗都不如”。
3、印度:名存实亡的“种姓制度”
古印度也世界人种的大熔炉。主要有矮黑人、原始奥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白匈奴人等,包括了黄种、黑种、白种三大人种。
公元前1500年左右,自印度西北部的雅利安人族群入侵印度北部的恒河流域,并于土著达罗毗荼人混血,建立了种姓制度。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波斯人,希腊—马其顿人相继入侵印度。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入侵印度,吞并了印度河流域地区。
11世纪开始,突厥人开始入侵北印,并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后印度逐渐又进入了分裂的时代。
16世纪初,来自中亚的突厥化的蒙古人建立了蒙兀儿帝国,并统一了几乎整个印度半岛。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法,葡,荷等国蜂拥踏上印度这块大陆,并为争夺印度而发生激烈的冲突。
18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功掌握了印度全境的统治权,只余少数地区由葡萄牙及法国统治。一直到二战结束,1947年印度最终独立。
雅利安人建立的“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将人分为5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和种姓外“不可接受的贱民”。
一张图形象地描述了瓦尔那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种姓制度实质是将印度原住民永远置于奴隶地位。
公元前6世纪前后,随着下等种姓在战争和经济活动中日益强大,对婆罗门的至高地位非常不满,佛教应运而生。
佛教反对高等种姓的特权地位,但继承了因果轮回说,认为要避免轮回之苦就必须要修行,即使是被唾弃的贱民,也可以通过修行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很快为下层民众所接受。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
随着马木留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经历过许多调整。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又被固化,成为阶级森严的体系。
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径庭,因此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被视为妨碍印度社会进步的毒瘤。
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随着印度的民主化,“贱民”也被当选为国家领导人,“种姓”在印度已名存实亡。
4、全世界的人都来自36个女人
2003年4月14日,美国科学家在华盛顿庄严宣布:美、英、日、法、德和中国,6个国家联合,经过13年的努力,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序列图》。
随着研究的深入,答案渐渐浮出水面,一张完整的人类迁移路线图开始显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60多亿人口可能源自一个母亲。英国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家经十几年的DNA研究发现,全世界的人口分别繁衍自36个不同的、被称做“宗族母亲”的原始女人,其中非洲有13个“宗族母亲”,印度、澳大利亚、中亚有7个。而所有这些“宗族母亲”又都是15万年前到20万年前非洲大陆上一个被科学家命名为“线粒体夏娃”(Mitochondrial Eve)的女人的后代。尽管“夏娃”不是当时惟一活着的女性,然而她却是惟一一个将血脉延续繁衍到今天的原始女人。
科学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我们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人种,都是“线粒体夏娃”的后代,四海之内皆兄弟,“民族”不应再成为拒绝世界的理由,我们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