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
案例背景与主题: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国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不仅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确立的发展方向,而且拓展了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路,那就是不仅要重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的价值,同时要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建立在原有语言多渠道输入的基础上,发展英语写作学习能力势在必行,这个写作爆发期如果能辅助以有效的写作学习策略,就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我校高三学生来说,英语书面表达还存在种种问题。
在2017年12月高三进行月考之后,我发现在一系列的训练之后,学生在之前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句法语法方面的错误,依然出现在了卷面上,改正效果不好,很是头疼。于是,我把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所出现的错误收集在一起,并进行归类整理,在课堂上有的放矢,进行讲解,分析,练习,学生通过这堂课也是受益匪浅。
二.
案例过程与情节
在上课之前,经过比较整理,我首先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在课堂上让某些学生进行汉译英单句练习。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发现某些反复强调过的句型,学生在使用时还是反复地出现问题,比如:“有25%的学生认为找不到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很多同学翻译成:“There
are 25% students think they don’t find the books
they are interested
in”。面对这个错误,我反问自己,为什么已经讲解过多次的句型,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这个句型我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过,比如:there
be
句型当中不能出现其它的动词原型;
一个句子当中不能出现两个动词,除非用并列连词进行连接;可以直接去掉there
be等等,似乎效果甚微。我发现,其实这几种解释都在围绕错误出现的原因展开,也就是说,学生在不断地接触几种错误的说法,如果要辨别错误,可能效果不错,可是在使用过程当中,要避免这种错误就有些难度了。于是,我认为,与其告诉他们错误的原因,不如告诉他们以后想要使用there
be
句型时到底应该怎么用,直接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正确的用法。于是,我就直接告诉他们,但凡用到 there
be句型的句子里,be动词之外的其它动词必须在定从中使用,比如刚才的句子就可以改为:“There
are 25% students who think they don’t find the
books they are interested
in”。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同类句型进行修改和汉译英,效果很好。
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定从的仿写练习。本来以为,给出了句子结构,仿写只是照猫画虎的任务,同学们应该完成的不错,可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比如,“缺乏读书氛围的学生和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数目相当”。学生的句子里,错误可以归为这两类,只有从句,没有主句,“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lack reading atmosphere and that of
those who dislike reading
”;或者从句当中没有谓语动词,”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lacking reading atmosphere and that of
students who disliking reading is almost the
same”。学生自我感觉不错,可是写出的却是错句,经过沟通,发现长句书写中如果仅仅是拼凑句子的话,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先让学生理清句子主干,比如:“数目和数目相同,the
number of students and that of the students are almost the
same”,
有效地避免了缺乏句子主干的错误。然后把修饰性的成分,比如两个定语从句插到主句当中,就完成了长句的书写。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句子的层次,学生的长句书写能力有所提高。
最后,经过讲解和仿写,90%的同学基本掌握了there
be
句型和定语从句的书写,还有10%的同学书写的句子存在问题。此时,除了处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及时有效地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于是,我把10%同学的句子收集起来,错误如下:
There are 25% students who think don’t find the
books they are interested in.
这位同学经过训练之后成功解决了there
be和定语从句的问题,但是这个句子暴露了他的汉语式英语思维,以及宾语从句的认知漏洞。于是,按照自己书写的句子翻译已经找不出他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我反其道而行,让他去简单分析自己书写的句子的结构,去做改错题,经过层层剥离,这样他发现who
think
后面的宾语从句应该是个结构意义完整的句子,所以缺了主语they,
不仅如此,同学们也发现汉译英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英文句式结构,可以用回看,验证,批判的视角去检查自己书写的句子,这样反其道而行的方法让孩子们很受用,斟酌、检查、校对能力的提升也会促进学生的英文写作水平。
最后还给学生一些建议:凡事细心些,按英语习惯来写句子;认清常见错误,避免再次写错;建立错题集,不断提醒自己;多背些范文,模仿它们来写.
三.
案例分析与反思
在高考英语试题中,书面表达题在整个试卷中举足轻重。书面表达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具体体现。对于广大的中学生而言,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不仅仅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需要,同时还是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为此,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进行研究势在必行。从学生们写作中出现的语法句型错误,给我一个警醒,那就是,写作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步步为营,渗透到平日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教材为中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写作训练很适合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
首先要夯实基本功。这里所说的“基本功”包括词汇和语法。写文章犹如建砖房,没有砖就建不成房子。同样没有词语就没有句子更不要说文章了。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必须让学生先掌握词,才能连词成句。其次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平时要有意识地扩大阅读量,并注重泛读,精挑细选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来阅读,积累素材。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选择各种文体、各种题型的范文,把握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学生还要背记一些典型的范文,每种范文至少两篇,达到能正确默写全文的程度。学生还要背记各种特殊场合中的交际用语或习惯用语。这样,所掌握的素材在写作时才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最后,把握基本的答题策略,好的答题策略等于成功的一半。良好的答题策略会使考生不走弯路,少犯错误。
学生在训练写作时,要注意把握基本的解题策略,要不断强化解题的时间观和不同的表达方法。在解题时,学生可用“正步法(审、译、联、查、抄)”解题,即写作解题的五个步骤:认真审题,不漏要点:确定结构,翻译要点;运用关联,行文流畅;加强检查,确保得分;认真誊抄,提升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