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篇印之《赠范晔诗》一方


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这是南北朝诗人陆凯所写的《赠范晔诗》。《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范晔是陆凯的朋友,南朝时代非常著名的史学家和散文家。而陆凯世代将门之后,并无诗文之名,且这首诗是他流传后世的唯一作品。虽然简短,但是意味深长。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显然此诗写于江南,作者陆凯正在江南带兵作战。戎马倥偬中登上山岗,看到漫山遍野的梅花,回首北望,油然生出对北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恰好此时又遇到了北去的“驿使”,遂折下一朵梅花,寄给远在北方的朋友。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江南并非一无所有,但最珍贵的无疑是朋友的诚挚情怀,而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 “一枝春”,是借代的手法,以一代全,象征整个春天,也隐含着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以及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诗人的高雅情趣和丰富想象令人叹为观止。
陆诗问世之后,“一枝春”遂成为梅花的别名。贺铸《绿头鸭》“风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宋代词人杨缵创立的 “一枝春”词牌即源于此。《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陆凯《赠范晔诗》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辛丑如月上浣,秦中大地已呈柳绿花红,岭南自然更是百花灿烂,然友人羁旅之白山黑水之间,仍是冰天雪地。每念及此,萦怀难解,乃以陆凯诗为印,效古人寄梅之举,遥祝老友平安吉祥。
辛丑如月初五日瑞年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