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印“常思己过”


格言“常思己过”出自清·金缨《格言联壁》中“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该联上联讲严于律己,下联讲宽厚待人。意思是沉静下来要经常自省自己的过失,进而以是克非、为善去恶;闲谈的时候莫议论别人的是非得失。这是儒家倡导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上联语意出《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即是说多反省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就不会来了。韩愈则进一步阐释:“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严格而全面)故不怠;轻以约(宽大而简略),故人乐为善”(《原毁》)。下联语意源出《文子·上义》:“自古及今,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人。”即是说人无完人,故有德行的人不责备于人。如何宽厚待人、不论人非呢? 明人洪应明说得好:“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菜根谭》)。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道德滑坡,人性中善的一面在渐渐退化,而恶的因素在渐渐滋长。值此之际,重温古人这一格言,对个人对社会,都当不无裨益。
庚子腊月初五瑞年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