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印之“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出自元朝诗人陆文圭的《立冬》,全诗如下: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陆文圭(1252~1336),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一典,出自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为避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而被人称为“避世墙东王君公”的故事。“墙东避世”遂成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先生”也就成为隐士的别称。陆氏号“墙东”,当是以隐士自居,其作品集即名《墙东类稿》。
陆氏《立冬》一诗,从时序交替时的气候物象入手,先总述“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的气候特征,再细写“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的眼前景观,进而联想到边关军士“吹寒角”以操练戍边,村庄里农人唱着“村歌”舂米准备过冬的景象,结尾又回到诗人自身,写自己“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的情景与心境。全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含蓄深邃而又平易自然,可谓咏唱立冬节气诗中的上乘之作。特别是“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一联,既有“黄花独带露”的实景、近景,又有“红叶随风去”的虚景、远景,而且景中含情,情以景出,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堪称写景抒怀之佳句,使人反复吟咏、品味而愈感兴味悠长。
庚子立冬前一日,余于忙中再读此诗,对“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一联反复品味而兴不能尽,乃以之为印一方,聊以释怀。
庚子立冬之日瑞年谨识并治印于六然斋
附记:网络流传陆文圭《立冬》一诗,首句多作“早久何当雨”,其意不通,今据原作订正。又“村歌相晚春”一句,尾字疑应为“舂”字,即当时农人加工稻米的劳作。用“春”即不合韵亦不合理--试想初冬距“晚春”相隔夏秋两季,何能于此时歌咏“晚春”?全诗用韵为“东冬”,而“春”的韵部在“十一真”,明显不合韵辙。“舂”属于“二冬”韵部,而晚秋初冬,舂米加工稻谷当是普遍性的劳作项目,故此处用“舂”字既又合韵又合理。所以本文在钞录此诗时径改“春”为“舂”。奈何网络之上,无人顾及于此,而任谬误流播,不亦悲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