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民俗“吃五豆”

(2019-01-10 14:11:19)
陕西民俗“吃五豆”

陕西民俗“吃五豆”

陕西民俗“吃五豆”

 

每到腊月初五,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都有 “吃五豆”的习俗。

所谓五豆即五豆饭,就是用绿豆黄豆豇豆蚕豆、小豆、豌豆等五种以上豆类混合起来做的饭。其做法是在先一天晚上,取出五样豆子,如大豆黄豆绿豆豌豆等,先在清水中泡一宵,第二天早晨起床后,主妇们淘米(大米小米皆可)煮粥,放进已泡好的五样豆,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小火慢熬,就熬成一锅丰盛的五豆粥了。腊月初五这天的第一顿饭,就是吃五豆。家家如此,概莫例外,已形成一种既定的风俗习惯。俗话说:吃了五豆就糊涂。意思是说,全年辛勤劳动,节俭过日。到了过年时,就要舍得花钱,过一个红火的年。如大办年货,肥吃海喝、行厚礼等行为,看起来形似糊涂,但家家如此,唯恐落后。

吃五豆的风俗,在陕西各地的农村,都普遍地流传着。具体的吃法,因条件不同,大同小异。如关中平原地区,主要以大米或小米为主,配以五样豆熬成粥,每人早饭必须喝上一碗粥,再吃锅盔、馒头、油饼等主食。富裕人家还炒菜、喝酒,有荤有素,各显其能。铜川地区的农村,把腊月初五日,称五豆日,早饭做大麦仁粥,配以五种豆子,表示本年麦、豆丰收。

关于五豆习俗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

在宋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个穷书生,从小家里很贫寒,大概和现在的低保家庭的水平差不多,但他十分好学。后来这个穷书生流落到顺阳地区,住在城外城乡结合部的一个破庙里,靠卖诗文换个仨瓜俩枣的钱勉强度日,坚持读书。一天,这穷书生进城卖诗文,正好城里的大财主李员外的女儿选婿抛彩。说白了,就是当年的自由婚姻外加撞大运。其实一般的类似活动都是有了方向后走个形式而已。李大小姐也不例外,早就看上了才华洋溢的这个穷书生,所以那彩球正好砸在他怀里。

可李员外怎能看上这个穷酸的书生,坚决反对女儿嫁给这个穷书生。可李家小姐跟定了这个穷书生,结果父女关系破裂,李员外把女儿赶出了家门,而李小姐按以后鲁迅先生的说法,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也与自己的彻底决裂了。

这穷书生这下感动坏了,和李小姐在破庙里成了亲。婚后书生出于少年心性,沉迷于夫妻间的男欢女爱,慢慢地不专心读书了。小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有一天,小姐对书生说:“我嫁于你是因你识文断字,穷有穷志气,勤奋好学。如今你只迷恋男欢女爱却荒废了学业,真是令人失望。夫妇就是‘夫福’,夫有福,妻才贵。眼下咱们是贫贱夫妻,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今后你把卖诗文的钱都交给我,一切生活事务由我来管,你只管安心读书好了,以后定会博得一个好功名。”从此,这书生便一心读书作文,小姐全心全意打理家务。夫妻俩小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也十分美满。

这一年又逢秋闱,书生要进京赶考,临行前,小姐给丈夫备办好了盘缠,并用绿豆、黄豆、豇豆、豌豆和蚕豆做了一顿“五豆饭”给他吃,并告诫他不要忘记这顿五豆饭。
  书生进京大试,金榜题名,穿起了蟒袍,扎起了玉带,并把妻子移居京城。慢慢地书生随着身份的改变,逐渐产生了贪图钱财的思想。小姐看到丈夫的思想变化后,便想劝丈夫回心转意。这年的腊月初五,小姐让厨子做了一顿五豆饭。其丈夫一见,就把厨子痛骂了一顿。这时候小姐对丈夫说:“这是我让厨子做的。又端起一碗五豆饭说:

 绿豆绿,做官莫忘破庙里;

黄豆黄,做官莫忘写文章;

豇豆豇,做官莫忘瓜菜汤;

蚕豆蚕,做官莫忘三更寒;

豌豆豌,做官位高志莫短!

那当了大官的穷书生听了,幡然醒悟,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从那以后,他不仅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官清廉,还继续读书写文章,并给家里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每年的腊月初五这天都要吃顿五豆饭。这件事情传到了老百姓当中,大家纷纷效仿,相沿成习。

这个穷书生,就是欧阳修。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