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桑榆未晚话老梁

(2025-01-31 11:47:14)
老梁蘑菇山居图

七绝

归居沐野远皇都,
我画家山碧水图。
君问人间真美色,
红霞万道映蘑菇。
 

桑榆晚话老梁

 

 老友老梁又要出书了,这是一本薄而厚重的书,记录了老梁退休十五年的工作,感悟与寄语,不由感慨良多。《三国演义》有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章节,说的是曹操问刘备谁是当世的英雄。刘备勉强回答,曹操都不太满意,因为曹操对英雄人物有个自己的定义:夫天下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一语道出了人世间事业成功的本质。子里没有多少东西,还想做大事,必然是好高骛远。相反的,有点才能,但目光短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虚度光阴老梁胸有成竹科学素养深厚,成就了退休后的丰富多彩,也成就了这本书。

   

 1980年代末期,我和老梁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园同时读书,转眼间已经快四十年了。交往日久,自然认识越深。实际上,老梁在结束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读书生活后,已经开始把目光从实验室转移到中国辽阔的农村,这自然与他研究食用菌的科学训练有关,但也是一种志向的选择,这个目标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选择。

 

毛主席有句有名的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哪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问题是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可以有所作为。中国人在几百年里的教训中,最主要的就是对现代科技乃至现代文明的的接受和重视不够。这些年出国,已经和三十年前出国时的感觉大不一样,因为北京已经相当的现代化了,比起国际城市不仅不逊色还先进,但北京并不是中国。中国的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农村,离开现代文明还有不少的距离。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现代科技并没有完全下乡,大家目光还盯住城市,农村缺少基本的科学指导来发展。在四个现代化中,农业的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对此,中国有相当沉痛的历史教训。知识青年的下乡,前提必须是有知识,没有知识的下乡,只能是偷鸡摸狗。老梁身怀绝技,且能上山下乡,才真正实现了这一伟大的思想。

 

  老梁从基层走出来,到大城市求学,一直念到北京的科学院,念到香港中文大学。如果按照一般科研人的人生轨迹,老梁应该是在科学院的实验室做他的食用菌实验,然后发表几篇不错的论文,申请到国家课题,出入各种学术会议,再继续写论文,周而复始可是老梁把目光放在了农村。他当然也写论文,不过他的论文都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几十年里,在中国农村的许多地方留下老梁的足迹,许多人因他的科技指导而致富,实在是改革开放时代的科技奇迹。

 

  2009年,老梁从科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位置退休,干脆就回到了故乡一干就是十五年,堪称宝刀不老科学家的退休生活与普通人不太相同,现代科技武装的智慧,不会仅仅在游山玩水中就可以陶醉。老梁在自己的住所成立了沫野研究所,开始了红霞万道的退休生活。其中主要的,还是他的科学研究工作。他把山野的蘑菇经过现代科技的手段进行培育,在山间林下种植,既不失掉野味,又能规模化的种植,实在是现代科技绝妙的创新。实现了他主张的人类饮食从植物粮食、动物肉类再到菌类的转变,因为前两者会带来各种健康的问题,而食用菌则取其利而避其害。民以食为天,能给人饭碗的都不是普通人,科学的改变人的饮食结构,老梁之功莫大矣。

 

  当然,老梁的退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并不仅仅限于科研,人生苦短,可以享受的很多。中国人有劳者歌其事的光荣传统,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老梁也放声高歌。能够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里尽情施展自己的现代科技本领,福人福己,岂不快哉?

 

    过了古稀之年的老梁在毛主席认为知识来源的生产活动,科学研究两大活动中,人生的感悟也日益增多而老道。他在老友间发表高论,谈情论语,绝大部分的,都有事实的根据。 老梁是科学素养很高的细心人,保留了许多第一手的材料。在他这本《情漫菇海话晚秋》里,许多的材料可以留给历史,可以忠告行业,可以切磋同辈,可以告诫后人,实在是一幅老梁科学人生的桑榆山居图。在祝贺老梁新书之际,也憧憬自己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正是:归居沐野远皇都,我画家山碧水图。君问人间真美色,红霞万道蘑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901年故宫
后一篇:《少林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