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夏、天安被接管!我的保单怎么办?

(2020-07-20 18:31:37)
标签:

财经

健康

教育

文化

育儿

分类: 保险理念

华夏天安被接管


一个周末,保险圈都因《中国银保监会依法对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实施接管的公告》炸开了锅!


明天系”四大保险公司正式被接管


周五休市后,银保监会发布了通知,部分保险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最高增至上季末总资产的 45%,一时之间“险资入市”,“利好股市”的言论不绝于耳。大家也不能想的太简单,以央企巨头中国人寿为例,19 年的权益类资产不过 17%,距离之前 30%的上限尚有非常远的距离,因此,本次通知会推动他们加速布局权益类资产,但是并不会令他们第一时间就开始大规模的扫货。而且,通知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除了提高优质保险公司入市的上限之外,也对“问题”保险公司设置了权益类资产不得超过 15%的红线,这意味着例如华夏和天安等之前接近 30%上限的险企,为了合规很可能要在近期甩卖股票。所以,长远来看的确是重大利好,但短期来看则是喜忧参半;而伴随着“通知”一起到位的,还有银保监会委托机构接管了华夏人寿、天安财险、天安人寿、易安财险、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证监会委托机构托管了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


https://img.xiumi.us/xmi/ua/AWS9/i/5c9e25e4ec0a852625ea5599bf867946-sz_186767.png


这些机构有什么共同点,相信大家都知道(明天系),如果不知道,简而言之,这些金融公司,长期占用大量金融机构资金,形成大股东逾期占款无法归还,最终无力自救,偿付危机不断,最终不得不由监管部门依法委托机构接管。推动中国金融体系打破刚兑,一直都是监管层梦寐以求的事情,只有打破了刚兑,才会推动中国从财政型融资向股权融资转型,才能通过市场的力量,让有竞争力的金融公司脱颖而出。因此,就像银保监会一边推动优质险企入市,一边让问题险企控线,让良币驱逐劣币,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目标,也是通过打破刚兑的这种丛林法则,推动整个中国的金融生态的良性发展,摒弃各种各样的非标,进入大股权时代。毕竟,外资金融企业的狼要来了,我们的金融企业,必须要抢在之前做大做强。


脱胎于 2006 年国内第三次民营险企扩容潮成立的华夏人寿,至今 14 年,全国 91家寿险公司里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稳居行业前四。这一路来,颇不容易,依托于更激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银保渠道的国退民进、代理人个险的崛起、万能保险行业领先的结算利率等,让华夏人寿一时风光无二!

2013 年之后,高预定利率产品的发售及资产端投资领域的开闸让华夏坐上了顺风车。依靠短期高现价的万能险,高于同业平均投资水平的表现,华夏人寿真正逆袭,连续两年稳居行业第四,殊为不易!在过去的几年,华夏人寿的万能险堪称行业翘楚,销售能说明一切。最高峰的 2016和 2017 年,存量万能账户余额为 2792、2808 亿元,而同期保费却只有 473、893 亿元,万能险远超保费。最近两年华夏的保费规模上来了,投资却并没有继续维持前几年高于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2018 年跟同业持平,2019 年没有查询到具体数值,也不会比2018 年多多少。每年的投资收益对主险没有压力,主要对万能账户影响很大。


https://img.xiumi.us/xmi/ua/AWS9/i/25eea50cb1ece19965514d21f8353369-sz_196791.png


利率下行下,投资收益再维持过去几年的高歌猛进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摆在华夏人寿面前的挑战就是如何使负债成本下降速度高于投资收益滑落的速度,如果一旦投资回报持续走低,虽然可以变脸直接大幅拉低万能账户结算水平,但是对公司的信誉的影响恐怕是毁灭性的,谁都不想这么办,这是道很难抉择的挑战,未来缓慢下滑才是最终归宿! 


华夏万能险的优势就是顶级的保底 3%,曾经最高 3.5%;顶级的结算利率 6%,目前在售的 5.75%依然很高,但是过去发售的万能账户,却一直在不停的下滑,我举一个身边朋友的例子:华夏金管家 C 万能账户,从 2016 年买的时候 7.5%,到 6.8%,再到坚持 2 年多的 5.5%,然后去年降到 5%,今年这几个月飞速降到 4.25%,直到 7 月份最新公布 4%… 离保底 3.5%只有一步之遥。只要投资端一旦遇到问题,现金流终将会出现问题。虽然公司也积极应对,寻找优质股东入主,补充资金、最近几年来内勤员工 5%末位淘汰制、鼓励 B 类及以上停薪留职自行创业、叫停 6%结算,下调到 5.75%、叫停 4.025%,上线 3.5%产品、优化投资结构,增配非标资产,平滑投资组合波动。华夏的奇迹建立在银保渠道高渠道费、个险代理人持续烧钱以及高结算万能利率下的;过去埋的雷太多,现在填不了坑,华夏人寿从刚开始的成立就已经注定会有今天这么一天,超高的保费规模却没有多少利润,每一天、每一年都如履薄冰,最终等到了被银保监会实施接管的命运。


01

买的产品要退/续吗?

 

问:我买了这两个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看到被接管的公告,怎么办?监管除了《公告》外,还额外发布了答记者问,里面明确提到(摘自《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不需要。接管后,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和易安财险四家保险公司正常经营,各项保险业务照常办理。

接管四家保险公司后,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接管前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四家保险公司接管前签订的保险合同继续有效,根据《保险法》有关规定,四家保险公司无论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如何变化,风险如何化解,相关保险合同合法权益都将得到保障。

02

买的分红/万能,除了保底之外,

分红报告和万能收益会如何?

问:被接管或者合并的保险公司的分红险,分红会受影响吗?

回答:分红和上面提到的保障类产品不一样,是不保证的。由于当处利率下行的社会大环境中,投资收益滑落的速度是明显的,过往还有不少的亏空,降低负债成本(过往已收保费的客户回报)也是预期之内的事;当然不会马上下滑,会有一个平缓的过程。当然,我们也期待,接管的公司能够大力整合,保底利益不受影响之外,预期部分也能稳定人心。

03

保险保障基金真的能兜底吗?

问:万一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投保人将面临怎么样的风险?

首先明确一点,被接管和撤销、破产是两回事,华夏和天安这两家公司目前还不会走到撤销、破产的路上倒闭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用语,只是一个口头用语,在此处,我们应当用撤销、破产来替代倒闭,以明确保险公司的风险点。撤销和破产都会进入清算程序,变成清算财产。保单持有人没有发生理赔的保单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继续承保,已经发生的理赔需求经申报成为债权后,在清算财产中支付。


所以,不必有这方面的顾虑!

当然,发生这样的事情,难免会有很多同行出来攻击,甚至诋毁,但我们要知道事实的真相。


这次的接管案例,体现了我们经常说的两点:


一、银保监对于保险行业的监管,真的很严格。这对于消费者来说,的确多了一重保障。


二、不论大小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是每家保险公司都会面临的,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大小公司都可以得到接管。


最后,再强调一点:

买保险,买的是条款,买的是一纸合同,不是大小公司。与其纠结保险公司大不大,品牌响不响,倒不如好好研究产品条款,看清保障内容。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https://img.xiumi.us/xmi/ua/AWS9/i/b7f546eb35fb1ee3bd859678655f37b6-sz_12850.jpg?x-oss-process=style/xmorient

扫描二维码

详情咨询

个人简介: 

本人从事保险行业18年,是北京保险行业协会杰出服务精英,是中国注册保险经纪人,中国保险理财规划师,美国MDRT会员,美国注册财富管理师,擅长为客户量身定制高端医疗保险,风险管理和财富传承。手机13901298210 

个人经历: 

公   司: 明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2007年7月至今)

 美国友邦保险北京分公司(2002年7月至2007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