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选择词牌及常用词牌名、词牌格律及代表作品

(2017-05-24 23:25:34)
如何选择词牌
如果有了创作的欲望,想通过填词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凡会在选取词牌上踌躇,即使对于有一定词学功底的人,也要费些功夫。的确,词牌的种类繁多,仅《钦定词谱》记有的词牌有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的六体,还不包括一调数名或异调同名等等,要想从中选择与词作内容相适合的词牌,倒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词牌的知识。

 
 
一、 词牌的命名
我们常说“倚声填词”,这就说明了作词跟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曲谱的名称就是词牌。但现在词牌的曲谱大都失传,只能通过研究,我们从古人所流传下来的词中,基本上能够知道词牌所表达的声情。因此了解词牌的命名就尤显重要。
词牌的命名大致有四种类型:
一是直接沿用乐曲的曲名作为词牌,是词牌命名的主要渠道,如六幺、齐天乐、水调歌头等等;
二是取至词的最初写作缘起或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这里面大都有一个故事,如雨霖铃,记述了唐明皇入蜀,行至斜谷,霖雨连绵,心中怀念杨贵妃,于是作此曲;还有阮郎归、谢秋娘等都如出一辙;
三是摘取古词文或古诗文句。如忆秦娥,取自李白的词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青玉案取自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等等;
四是标明词的字数或拍数,如十六字令、百字令、十拍子等等。
另外词牌的命名还有同调异名、异调同名等情况,但与本文论述的内容无关,则不絮言。

二、 如何选择词牌
如何选择词牌,应首先了解词牌的大致分类,就字数和篇幅来分:有长调和小令;就情感来分:有豪放和婉约。因此作者在选择具体的词牌前,就可有一个粗略地考虑,所以了解长调和小令、豪放和婉约的特点,对于选好词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小令与长调
对于小令,虽然字数少,却是易写难工。故宋人张炎有言:“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因为小令字数较少,必须在用字遣词上精雕细刻、言简意赅,才能语意丰满、内容充实。在写小令时,叙事时最好搀杂一两句景语,写景时说上一两句情话,才不至于单薄。小令的结句非常重要,要有不尽之意。唐后主李煜的小令就极具功夫,如二首《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和“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常恨水常东”。其中对景的描述只有只言片语,未作任何渲染铺排,但仍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另两首的结句悱恻哀婉,意味连绵无穷。
对于长调,由于字数多,可描写的内容也多,宜于叙事铺陈,因此在整体安排上,须得妥贴。所谓整体安排,是指立意命题、结构布局、起句结句、上下过片这些。虽然长调可以描写的内容比较丰富,但结构上也不能拖沓臃肿,情感上也不须单一,在豪放中见得细腻,在婉约中隐约激扬,这样才能情致错综、和谐。

  
2.婉约与豪放
明朝人张绺在《诗余图谱》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不论婉约与豪放,都可在词调的声情中得以辨识。大约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根据词调的首创之作和大多数词作的内容辨识。

一般来说,首创之作,最能切合音乐曲谱,体现词调内在的思想感情。如词牌《忆余杭》,是回忆西湖风景的,因此用它来描写风景名胜,则十分合适;又如《一斛珠》取之于唐玄宗密赐江妃珍珠一斛,妃不受,且题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表达了一种婉转凄抑的情调;
如何选择词牌
如果有了创作的欲望,想通过填词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凡会在选取词牌上踌躇,即使对于有一定词学功底的人,也要费些功夫。的确,词牌的种类繁多,仅《钦定词谱》记有的词牌有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的六体,还不包括一调数名或异调同名等等,要想从中选择与词作内容相适合的词牌,倒也不是一件易事。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词牌的知识。
二是从词牌所从属的宫调辨识。宋人所作的词,大多依宫调而填。《中原音韵》中关于宫调有这样的论述: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伤悲,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悲壮,道宫飘逸清幽,大石风流蕴藉,小石旖旋妩媚,高平条畅洸漾,般涉拾掇坑堑,歇指急并虚歇,商角调悲伤婉转,双调键捷激袅,商调凄怆怨慕,角调呜咽悠扬,宫调曲雅沉重,越调陶写冷笑。如蝶恋花入小石调,临江仙入仙吕调等等;

 
四是根据词调句子长短和字数的奇偶辨识。在大多数情况下,短句节奏急促,多表现激昂悲壮之情,如词牌满江红等;长句节奏缓驰,多表现细弱低回的情感,如千秋岁等。另外奇字句声情较为谐和,偶字句多用于对仗,则声情显得沉顿迟坠。
 
3.词牌的声情
前面主要是说词牌的一些共性及常识。下面来说单个词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其实这方面的内容在网上已有很多的阐述,其中以舍得老师整理收集的最为齐全,综合大家的,在此作一归纳:
1、渔歌子,又名《渔夫》《渔父乐》《渔夫辞》。唐教坊曲,入黄钟宫,此调声情轻快,是多用来写渔人和渔家生活的曲子。
2、生查子40,又名《楚云深》。原唐教坊曲,入双调。此调音节比较谐婉,多抒怨抑之情。
3、如梦令33,又名《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 入中吕调,此调甜庸,可作一般抒情用。
4、长相思36,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入般涉调,此调多用以写男女相思之情,也可抒写友情。
5、浣溪沙42,又名《浣纱溪》《满院春》《小庭花》等。入中吕宫或黄钟宫,此调音节和婉、明快,上半阕情调较急,下半阕便趋缓和。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婉约、豪放两派词人都竞相采用。
6、诉衷情45,又名《一丝风》、《步花间》、《桃花水》、《偶相逢》、《画楼空》、《渔父家风》。此调入林钟商,凄怆怨慕,一般多作抒情之用。
7、西江月,又名《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此调入中吕宫,声情甜庸,宜抒一般之情。
8、浪淘沙54,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入歇指调、商调,此调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9、临江仙,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等。入仙吕调、高平调,此调音节谐婉,声情掩抑,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10、鹊桥仙56,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入歇指调,此调多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

11、小重山,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入双调,声容极掩抑低佪之致,恰宜表达缠绵悱恻的情感。此调唐人常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
12、人月圆,又名《青衫湿》。此调入黄钟宫,婉转缠绵,多咏元宵节。
13、桃园遇故人,又名《虞美人影》。入双調,此调多用来咏友情。
14、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入小石调或商调,以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为多。
15、渔家傲,又名《吴门柳》《添字者》等。入般涉调,音节拗怒,情绪紧张迫促,适宜于表达兀傲凄壮的爽朗襟怀。
16、祝英台近,又名《月底修箫谱》《祝英台》《祝英台令》《燕莺语》《宝钗分》。入越调,此调宛转凄抑,声容刚柔相济,适宜表达抑塞磊落的幽咽情调。。
17、洞仙歌,又名《洞仙歌令》、《羽仙歌》、《洞仙词》、《洞中仙》、《洞仙歌慢》。此调兼入中吕、仙吕、般涉三调,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
18、满江红,又名《上江红》《念良游》《伤春曲》。入仙吕调,此调格调沉郁激昂,宜抒发激烈慷慨之情,此调用入声韵者居多,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
19、水调歌头,又名《凯歌》《元会曲》《台城游》。此调入中吕调。唐人水调凄凉怨慕、声韵悲切;宋人水调昂扬酣畅、豪放潇洒。 所咏有:吊古、登览、赠别、庆贺、感时伤世等。
20、扬州慢。此调入中吕宫,悲凉掩抑,凄咽低沉,哀怨无端,特显缠绵凄抑情调。

21、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此调入大石调,复道调宫,又高宫大石调,音节高亢拗怒,声情激壮,多以抒发慷慨豪放之情。也是一个笛子曲。
22、解语花。入林钟羽,此调婉丽,宜抒情。
23、高阳台,又名《庆春泽》。入商调,此调情调低沉,只适合表现哀怨心情。
24、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小楼连苑》。入越调,此调本为声调激越的笛子曲。故气势雄浑,宜写慷慨激昂之情。
25、齐天乐,又名《台城路》《如此江山》。入正宫,此调音调高隽,最宜于写秋景。
26、雨霖铃,又名《雨霖铃慢》。入双调,此调极为哀怨,有激越悲凉、感怀凄切之情。
27、望海潮。此调入仙吕调,宜作怀古词
28、沁园春,又名《寿星明》。入般涉调或中吕调,此调格局恢弘,宜于铺叙,抒发壮阔豪迈襟怀。
29、贺新郎,又名《乳燕飞》《贺新凉》《貂裘换酒》《金缕歌》《金缕曲》《唱金缕》《金缕词》《金缕衣》。入南吕宫,此调用入声韵时,则气激昂豪壮,宜于表达慷慨激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情感;用上、去声韵时,则沉郁悲凉。
30、兰陵王。此调入越调犯正宫,音节拗怒,声情激越,适宜表达苍凉激越的情调。

31、南浦。入中吕宫,此调高亢欢乐,不适于表达清凉悲伤的送别之情。
32、寿楼春。此调节奏舒缓,声情低抑,凄切悠远,适于抒发缠绵哀怨的悼亡之情,不适宜祝寿贺年。
33、千秋岁。入歇指调、仙吕调,此调悲伤感抑,不适合祝寿喜庆。
34、河傅,又名《河转》《月照梨花》《怨王孙》。入南吕宫、仙吕调,此调悲切,原系隋炀帝时开运河河工之曲。
35、金人捧露盘,又名《铜人捧露盘引》《上西平》《西平曲》。入越调,此调苍凉激楚。
36、釵头凤,又名《折红英》。入中吕宫,此调音节拗怒,声情凄紧,宜表达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
37、凄凉犯,又名《凄凉调》《瑞鹤仙影》。为仙吕犯商调,不宜用于祝贺之词。
38、剑器近。此调属中吕宫、黄钟宫,音节低徊掩抑。
39、西吴曲。入越调,此调苍凉激楚。
40、摸鱼儿,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入中呂調,情调低徊掩抑、欲吞还吐,适宜表现苍凉郁勃与幽咽情绪。
 
41、菩萨蛮44,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此调入中吕宫或中吕调,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42、天仙子。此调入歇指调、中吕调、仙吕调,情急调苦,伤春伤别。
43、曲玉管。此调入大石调,宜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
44、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入双调,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
45、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此调入歇指调、南吕宫,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激切。
46、南乡子,又名《好离乡》、《蕉叶怨》。此调入中吕宫、黄钟宫,音节流美,适宜抒写缠绵低抑情调,多咏江南风物而得名。
47、阮郎归,又名《醉桃源》、《醉桃园》、《碧桃春》。此调入南吕宫,情调较低沉,宜适抒写缠绵低抑情调。使人感到情急调苦,凄婉欲绝。
48、莺啼序,又名《丰乐楼》。入商调,凄凉悲苍,宜写伤春伤别之情。
49、一斛珠,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等。此调入中吕调,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50、风入松,又名《远横山》《风入松慢》。此调入林钟商,音节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情调。
 
51、忆旧游。此调入越调,情调掩抑低沉,适宜于曼声低唱。
52、何满子。此调入双调,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
53、调笑令32,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转应曲》、《三台令》等。此调入双调,音节婉转相应,情调迫促,多为又歌又舞的筵席上的劝酒曲。
54、最高楼,又名《醉高歌》。入中吕宫、正宫,此调轻松流美,渐开元人散曲先河。
55、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万年春》。此调入仙吕调。多用于男女相会,描写感情。
56、一剪梅,又名《腊梅香》。此调入南吕宫,声情低抑。
57、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入正平调,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58、暗香,又名《红情》。入仙吕宫,此调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59、木兰花慢。此调入南吕、高平调,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情。
60、六州歌头。入大石调,句式短促,音节繁密多变,有步步紧逼、意切情激之感,宜表达慷慨悲歌怒斥强敌,抒发豪壮奔放之情。
 
61、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帘》、《村意远》。入双调或高平调,音节流美。上紧促而下沉咽。
62、霓裳中序第一。属商调,音节闲雅。
63、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潇潇雨》。属仙吕调、中吕调,摇筋转骨,刚柔相济,最使人荡气回肠。
64、六丑。入中吕调,音节之美,欲断还连,千回百折,而又一气贯注,摇筋转骨,极诸变态。
65、破阵子,又名十拍子。入林钟商,此调为军乐,适合抒发激昂雄壮情绪。
66、永遇乐,又名《消息》。入歇指调,本调音节抑扬、气势雄壮,宜于抒发慷慨豪壮之情。
67、好事近,又名《钓船笛》《倚秋千》《翠圆枝》。入仙吕宫,声情拗峭挺劲,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
68、清平乐46,又名《清平乐令》《忆萝花》《醉东风》等。入大石调或越调,上片感情拗怒,下片转为和婉,有缠绵不尽之致,是短调中最为美听的。
69、风流子。入大石调,此调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气度。
69、更漏子46,又名《付金钗》《独倚楼》。入大石调、商调、林钟商调,音节和婉。本咏“更漏”之事,多咏夜间相思。
70、满庭芳,又名《锁阳台》、《满庭霜》、《潇湘夜雨》等。此调属中吕宫,音节低抑凄凉,适宜表达绵邈婉转的情感。
 
71、凤凰台上忆吹箫,又名《忆吹箫》。入仙呂調,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情绪。
72、定风波,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醉琼枝》。入双调、林钟商,感情细腻,宜表现细腻婉约之情调。
73、忆江南27,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楼》、《梦江口》、《梦江南》、《望江梅》等。入南吕宫。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74、踏莎行58,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入中吕宫,常以描景抒情,多为愁别。
75、采桑子44,又名《罗敷媚》、《丑奴儿》等。入羽调或双调或太簇角,此调流畅轻巧、深蕴含蓄,宜用于以景抒情。
76、减字木兰花44,又名《木兰花》《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入林钟商或仙吕调,章节优美而多变化,词人多喜用此。
77、山花子,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入中吕宫或黄钟宫,宜描写细腻、缠绵悱恻的情感。
77、山花子,又名《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入中吕宫或黄钟宫,宜描写细腻、缠绵悱恻的情感。
78、太常引,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入仙吕宫,此调适于轻悠内容,亦可适于婉约、淡淡的幽怨。遣字不需太重、太猛。可有波澜,但无需大浪。
79、醉花阴52,又名《九日》。入黄钟官,多用于表达悱恻缠绵的情感。
80、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入中吕宫、黄钟宫、中吕调,此词章节顿挫,平仄韵递换,见感情起伏。
 
81、玉楼春56,又名《玉楼春令》、《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春晓曲》。入大石调,宜由景入情,抒发凄婉的情致。
82、桂枝香,又名《疏帘淡月》。入仙吕,本调音节高亢拗怒,宜表雄壮豪放情怀。
83、南歌子52,又名《南柯子》《风蝶令》《十爱词》《水晶帘》《望秦川》。入仙吕宫,音节流美,由舒徐渐趋急促,显得摇曳生姿,有馀音袅袅、缠绵不尽之致。
84、捣练子,又名《深院月》《夜如年》《杵声奇》《捣练子令》。入双调,多为怀念征夫之作。
85、少年游,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入林钟商调,音节谐婉,情调激越,声容迫切凄厉。
86、谒金门45,又名《垂杨碧》《花自落、》《杨花落》。入双调,宜表达激切紧促的思想感情。
87、御街行,又名《孤雁儿》。入双调,整体拗怒多于和谐,显示着心胸开阔、英姿飒爽的苍莽气度,便是用来抒写儿女柔情,也绝不至流于软媚。
88、长亭怨慢。入中吕宫,音节清劲峭折,摇曳生姿。
89、疏影,又名《绿意》《解佩环》。入仙吕宫,此调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90、夜半乐,又名《还京乐》。入中吕调,格局开展,伟岸奇丽,中段雍容不迫,后段声拍促数。柳永用来抒写羁旅行役之感。
91、乌夜啼,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入南吕宫,音节激越凄怨。

附:
古名 俗名 古名 俗名 古名 俗名
黄钟宫 正 宫 黄钟商 大石调 黄钟羽 般涉调
大吕宫 高 宫 大吕商 高大石调 大吕羽 高般涉调
夹钟宫 中吕宫 夹钟商 双 调 夹钟羽 中吕调
仲吕宫 道 宫 仲吕商 小石调 仲吕羽 正平调
林钟宫 南吕宫 林钟商 歇指调 林钟羽 高平调
夷则宫 仙吕宫 夷则商 商 调 夷则羽 仙吕调
无射宫 黄钟宫 无射商 越 调 无射羽 羽 调

三是根据所用韵部的不同特点和韵角的疏密辨识。韵部的不同,表达的声情自然也不尽同。如平声韵和畅舒缓,常表达平和婉转的情调;上声韵舒徐徐高亢宜表达清新绵邈、慷慨豪放的情感;去声韵劲厉沉着,宜表达挹怒幽怨、高亢响亮的感情;入声韵迫切逋峭,宜于表达清劲迫切、激越峭拔的情志。具体到各韵部,又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查看王易的《词曲史构律一文》

常用词牌名、词牌格律及代表作品 

  十六字令16 捣练子27 忆江南27 忆王孙31 调笑令32   如梦令33 相见欢36 乌夜啼36 长相思36 生查子40   点绛唇41 浣溪沙42 菩萨蛮44 卜算子44 采桑子44   减字木兰花44 谒金门45 诉衷情45 忆秦娥46 清平乐46   更漏子46 阮郎归47 画堂春 47 桃源忆故人48 摊破浣溪沙48 贺圣朝49 太常引49 西江月50 南歌子52 醉花阴52   浪淘沙54 鹧鸪天55 鹊桥仙56 虞美人56 南乡子56   玉楼春56 一斛珠57 踏莎行58 小重山58

蝶恋花60  一剪梅60 临江仙60 渔家傲62 唐多令60 河 传61   苏幕遮62 定风波62 锦缠道 66 谢池春66 青玉案67   天仙子68 江城子70 离亭燕72 何满子74 一丛花78   御街行78 蓦山溪82 洞仙歌83

 满江红93 水调歌头95   满庭芳95 八声甘州97 昼夜乐98 双双燕98 念奴娇100   桂枝香101 翠楼吟101 石州慢102 水龙吟102 雨霖铃103  永遇乐104 望海潮107 沁园春114 贺新郎116 摸鱼儿116   迈陂塘116 六洲歌头143

 

词牌韵律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平(叠后二字),()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叠后二字),()仄平平()仄平。()()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曾允元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 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长亭道,一般芳草,只有归时好。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采桑子,词牌名。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馀香马上闻。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诉衷情,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忆秦娥,词牌名。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仄平平仄。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南歌子,词牌名。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浪淘沙,词牌名。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鹧鸪天,词牌名。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鹊桥仙,词牌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词牌名。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 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一斛珠,词牌名。

  前后阕共五十七字。仄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张孝祥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蝶恋花,词牌名。亦称《鹊踏枝》、《凤栖梧》。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或仄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词牌名。

  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词牌名。亦称《鬓云松令》。

  前后阕无异。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定风波,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锦缠道,词牌名。亦称《锦缠头》、《锦缠绊》。

  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尾一句,上四下五,与前半阕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宋祁

  燕子呢喃,景色乍长春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指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

 

  谢池春,词牌名。亦称《卖花声》。

  六十六字,上阙下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青玉案,词牌名。亦称《横塘路》、《西湖路》。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上三下三)。()()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天仙子,词牌名。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四、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江城子,词牌名。亦称《江神子》。

  双调七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五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