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5065):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夏朝文物

标签:
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夏二里头遗址青铜爵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基本陈列夏商西周时期展区,展出的文物很多,但没有一件文物明确标注是夏朝的。这是为什么呢?
夏朝是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诗经》、《左传》、《尚书》等众多先秦典籍均提及夏朝。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了夏商周三朝更替的历史。但一直没有发现明确属于夏朝的文字类文物。
这个展区有四件文物与夏朝有关。其中两件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玉戚,标注时期为“二里头文化”。两件是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的石斧外范、石铲,标注时期为“二里头文化”。
有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遗址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国家博物馆展厅文字介绍: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是目前探索夏人历史面貌的主要遗存。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年-3500年。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东下冯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两岸的台地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记载,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1600年,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国家博物馆展厅文字介绍: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治水成功,被推举为联盟首领。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自此,传统推举首领的“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代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王朝-夏。夏人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今河南西部与山西南部。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中心的二里头文化,是目前探索夏人历史面貌的主要遗存。
国家博物馆展厅文字介绍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青铜爵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是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的青铜酒器,通行至西周中期。青铜爵与尊、鼎等器物组成礼器群,在商周礼制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核心之一。二里头文化发现的青铜爵在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由于青铜器与文字、城市并称为文明的三大标志,而青铜爵作为最早出现的青铜器,冶铸水平的技术要求不同于刀、镜等扁平器物,其诞生揭示了科技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飞跃。另一方面,正因为具有划时代的文化内涵,青铜爵在消亡后,仍广泛存在于后世文献,反映出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国家博物馆展厅文字介绍二里头出土的玉戚:这件玉戚呈长方形,弧刃,顶端有一圆穿,两侧有齿。戚是钺的特殊形式,以两侧有齿状装饰为主要区分特征。
青铜爵
二里头文化
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玉戚
二里头文化
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石斧外范
二里头文化
1974年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石铲
二里头文化
1974年山西夏县东下冯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大禹像拓片
采自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画像石
二里头遗址宫殿基址发掘现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基址复原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基本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