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841):北宋张文惠等造木雕彩绘罗汉像

标签:
木雕彩绘罗汉像北宋雕塑馆慈宁宫 |
分类: 北京瞬间汉唐宋书画 |
慈宁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故宫博物院的雕塑馆设在慈宁宫。
在慈宁宫雕塑馆,看北宋张文惠等造木雕彩绘罗汉像。
南华寺位于广东省曲江县正南10多千米处。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是由印度到中国传教的智药三藏修建的,初名“宝林”。唐时禅宗六祖慧能在此传经授法,南华寺遂在禅林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中国南方最富盛名的佛教寺院。木雕罗汉最初为500尊,现存360尊,是由客居广州的连州、泉州、衢州、潮州人捐资修造,在广州雕成后运至曲江的。从发愿文看,其捐造目的多是为家庭祈福,“保安吉”、“乞延寿平安”、追荐亡人早生净土。所用木材多数为柏木,少数为楠木、樟木、檀香木。柏木质硬,纹理细密,在当地较为珍贵。罗汉曾在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成化十七至十八年(1481—1482年)、清光绪二年(1876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次装銮(装饰修整,使其更加好看),但基本保持原貌,它们是宋代佛教造像的重要遗存之一。
张文惠等造木雕彩绘罗汉像
北宋(960-1127年)
原存于广东韶关南华寺
慈宁宫雕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