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834):隋白虎画像石

标签:
白虎画像石隋慈宁宫雕塑馆故宫博物院 |
分类: 北京瞬间汉唐宋书画 |
慈宁宫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隆宗门西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寿宫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万历年间因灾重建。清沿明制,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将其作为皇太后居住的正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工将慈宁宫正殿由单檐改为重檐,并将后寝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故宫博物院的雕塑馆设在慈宁宫。
在慈宁宫雕塑馆,看隋白虎画像石。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隋,高83厘米,长102厘米。
此画像石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羽人骑在虎背之上,飘带上扬,手拉从虎嘴里穿出的缰绳。虎张嘴露出獠牙,眉毛长密,双睛怒视向前,前爪伸出,后爪登直,肘毛飘动。白虎四肢腾起,向天空飞翔。
《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多出现虎的原因之一。虎在四神中为西方之神,西方也是逝者归天所追求的最终极乐之地,故逝者除乘龙外,也有御虎升天者。
白虎画像石
隋(581-618年)
慈宁宫雕塑馆
前一篇:北京瞬间(4833):北齐石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