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瞬间(4879):首位禁止出国展览文物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标签: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国家文物局 |
分类: 北京瞬间中国史 |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规定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列在首位。
在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基本陈列展区,看仰韶文化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新石器时代前期的葬具。为红陶砂质,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侧就是著名的鹳鱼石斧图。图高37厘米,宽44厘米,约占缸体表面积的一半,画面真实生动、色彩和谐、古朴优美,极富意境,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陶画。
在绘画史上,这幅《鹳鱼石斧图》不仅反映了人类童年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已经具备了中国画的基本画法,应当是中国画的雏形,而且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它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标志着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由纹饰绘画向物象绘画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史前绘画艺术家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思想。
从民族艺术而言,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证明了中国先民很早就成功掌握了点、线、面的艺术表现方法和绘画法则,整个器皿和构图展示出一种较强的民族时代精神与艺术魅力。从科学角度而言,先民很早就能够利用黏土,经水湿润,塑成一形状,彩绘加工,干燥烧成,整个工艺流程掌握得既熟练又恰到好处,展示了先民开发大自然,利用化学变化创造发明的科技水平。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
国家博物馆藏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网站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中国古代基本陈列
国家博物馆